百词典

《兴隆寺致斋》

时间: 2025-07-26 10:34:36

诗句

漠漠香灯佛座前,寝衣相对不成眠。

明禋夙奉廷中戒,清净来修物外缘。

竹树湘帘新月色,鬓丝禅榻旧风烟。

无端忽忆朝元事,笑隔春风又一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0:34:36

原文展示:

漠漠香灯佛座前,
寝衣相对不成眠。
明禋夙奉廷中戒,
清净来修物外缘。
竹树湘帘新月色,
鬓丝禅榻旧风烟。
无端忽忆朝元事,
笑隔春风又一年。

白话文翻译:

在朦胧的香灯前,佛座静谧安宁,
我与寝衣相对,却难以入眠。
早晨的清香,我在朝廷中奉行戒律,
如今静心修行,远离世俗的纷扰。
竹林树影,湘帘轻垂,新月映照,
鬓边的白发,禅榻上仍留着往日的烟云。
无端地忽然回忆起朝元的事,
不禁笑了,春风已然隔了一年。

注释:

  • 漠漠:形容模糊、朦胧的样子。
  • 寝衣:睡觉时穿的衣服。
  • 明禋:清晨的香气。
  • 夙奉:早晨恭敬地奉行。
  • 清净:指内心的宁静。
  • 物外缘:指远离世俗事务的缘分。
  • 湘帘:指用湘绣制作的帘子,富有美感。
  • 鬓丝:鬓发,指头发的边缘。
  • 禅榻:禅修用的床榻。
  • 朝元事:指朝元祭天等活动。

典故解析:

“朝元事”指的是古代祭祀天帝的活动,是一种宗教仪式。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过去朝元祭祀的回忆,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徵明(1470-1559),字佩弦,号浩然,晚号清白翁,明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他在书法、绘画方面成就卓越,特别擅长山水画与花鸟画,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文徵明晚年,他在生活中经历了许多世事,内心逐渐向往清净的修行生活,远离尘嚣。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内心宁静的渴望以及对过去岁月的感慨。

诗歌鉴赏:

《兴隆寺致斋》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描绘了诗人在寺庙修行时的心境。诗的开头“漠漠香灯佛座前”设定了一个宁静的氛围,香灯的微光与佛座的庄严使人感到一股安宁。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虽身着寝衣,却无法入眠,表明内心的思绪仍然难以平静。

接下来的“明禋夙奉廷中戒”,体现了诗人早年的经历与责任,似乎心中仍有未尽的牵挂。此时的“清净”成为诗人追求的目标,他希望能在修行中超脱世俗的缘分,寻求内心的净化。

“竹树湘帘新月色”则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色,竹树与新月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而“鬓丝禅榻旧风烟”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白发与过往的回忆交织,增添了几分惆怅。

最后两句“无端忽忆朝元事,笑隔春风又一年”,将整个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过去的思索。在这宁静的夜晚,诗人不禁微笑,似乎对生命的流逝有了更深的理解。

整首诗在形式上工整,对仗工巧,意境深远,彰显了文徵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漠漠香灯佛座前:描绘出一个幽静的佛教环境,香灯微弱的光芒在佛座前闪烁。
  2. 寝衣相对不成眠:诗人身着寝衣,却因思绪万千而无法入眠,显示出内心的困扰。
  3. 明禋夙奉廷中戒:早晨的香气让诗人想起自己曾在朝廷中恭敬奉行佛教戒律的时光。
  4. 清净来修物外缘:强调修行的目的在于清净内心,远离世俗的纷扰。
  5. 竹树湘帘新月色:描绘宁静的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
  6. 鬓丝禅榻旧风烟:表明岁月的流逝,回忆往昔,增添一丝惆怅。
  7. 无端忽忆朝元事:无缘无故地回想起过去的朝元祭祀活动,感叹时光的流逝。
  8. 笑隔春风又一年:在感慨中,诗人微笑面对春风,意识到一年又过去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香灯和佛座比作内心的宁静,突出禅意。
  • 对仗:如“清净来修物外缘”和“竹树湘帘新月色”,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竹树”“新月”“禅榻”等意象,营造出宁静而清雅的氛围。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开,表达了作者对修行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 香灯:象征内心的明亮与宁静。
  • 佛座:代表信仰与精神的寄托。
  • 竹树:象征坚韧与清雅。
  • 新月:代表希望与新生。
  • 鬓丝:象征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漠漠香灯佛座前”中的“漠漠”意指: A. 清晰
    B. 朦胧
    C. 明亮
    D. 阴暗

  2. 诗中提到的“朝元事”主要指: A. 祭祀活动
    B. 书法作品
    C. 诗歌创作
    D. 山水画

  3. “竹树湘帘新月色”中,“新月”象征着: A. 过去
    B. 希望
    C. 遗忘
    D. 绝望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苏轼《题西林壁》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文徵明的《兴隆寺致斋》更为内敛,前者强调自然的声音与景致,展现出一种开阔的心境;而后者则侧重于内心的修行与思索,展现出一种深邃的禅意。两者虽风格不同,却同样蕴含着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文徵明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文徵明诗文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哀江南 其九 展眺 临江仙 饮昆阳官舍,有怀得新 送铁桥道人 其一 捣衣诗 其二 和酬张井见赠 赠成农部 其一 登慧照寺小阁 世泽 其一 證道歌 其二五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因果报应 珠勒 辰字旁的字 包含悖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授记 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鹘突 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恪守成式 五虚六耗 招权纳赂 探口而出 川字旁的字 麦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一死一生 薄情 包含虿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