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6 10:3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0:34:36
漠漠香灯佛座前,
寝衣相对不成眠。
明禋夙奉廷中戒,
清净来修物外缘。
竹树湘帘新月色,
鬓丝禅榻旧风烟。
无端忽忆朝元事,
笑隔春风又一年。
在朦胧的香灯前,佛座静谧安宁,
我与寝衣相对,却难以入眠。
早晨的清香,我在朝廷中奉行戒律,
如今静心修行,远离世俗的纷扰。
竹林树影,湘帘轻垂,新月映照,
鬓边的白发,禅榻上仍留着往日的烟云。
无端地忽然回忆起朝元的事,
不禁笑了,春风已然隔了一年。
“朝元事”指的是古代祭祀天帝的活动,是一种宗教仪式。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过去朝元祭祀的回忆,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作者介绍:文徵明(1470-1559),字佩弦,号浩然,晚号清白翁,明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他在书法、绘画方面成就卓越,特别擅长山水画与花鸟画,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文徵明晚年,他在生活中经历了许多世事,内心逐渐向往清净的修行生活,远离尘嚣。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内心宁静的渴望以及对过去岁月的感慨。
《兴隆寺致斋》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描绘了诗人在寺庙修行时的心境。诗的开头“漠漠香灯佛座前”设定了一个宁静的氛围,香灯的微光与佛座的庄严使人感到一股安宁。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虽身着寝衣,却无法入眠,表明内心的思绪仍然难以平静。
接下来的“明禋夙奉廷中戒”,体现了诗人早年的经历与责任,似乎心中仍有未尽的牵挂。此时的“清净”成为诗人追求的目标,他希望能在修行中超脱世俗的缘分,寻求内心的净化。
“竹树湘帘新月色”则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色,竹树与新月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而“鬓丝禅榻旧风烟”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白发与过往的回忆交织,增添了几分惆怅。
最后两句“无端忽忆朝元事,笑隔春风又一年”,将整个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过去的思索。在这宁静的夜晚,诗人不禁微笑,似乎对生命的流逝有了更深的理解。
整首诗在形式上工整,对仗工巧,意境深远,彰显了文徵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开,表达了作者对修行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测试:
“漠漠香灯佛座前”中的“漠漠”意指:
A. 清晰
B. 朦胧
C. 明亮
D. 阴暗
诗中提到的“朝元事”主要指:
A. 祭祀活动
B. 书法作品
C. 诗歌创作
D. 山水画
“竹树湘帘新月色”中,“新月”象征着:
A. 过去
B. 希望
C. 遗忘
D. 绝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文徵明的《兴隆寺致斋》更为内敛,前者强调自然的声音与景致,展现出一种开阔的心境;而后者则侧重于内心的修行与思索,展现出一种深邃的禅意。两者虽风格不同,却同样蕴含着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