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4:4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4:40:06
欲访曾游地,楼台半有无。
夕阳明鸟背,秋水落龙须。
为客今成老,逢人亦暂娱。
夜归冲暝色,重问顾亭湖。
我想去访问曾经游玩的地方,那里楼台隐约可见。
夕阳映照在鸟儿的背上,秋水轻轻拍打着龙须草。
我现在已经成为旅人,见到人也只是暂时娱乐。
夜晚归来时,正值昏暗的时刻,我再次询问顾亭湖的情况。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顾亭湖”是一个具体地名,可能与诗人的生活经历有关,暗示着对过往的怀念与对自然景色的向往。
作者介绍: 贝琼,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荟萃的时代,擅长诗词,作品多涉及对自然的描写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贝琼的晚年所作,反映了他对曾经游历之地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景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哲思。
《重过亭林》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感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场景中,传达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思考。开篇“欲访曾游地”便引出了一种探索的欲望,暗示着对旧地的眷恋。随后“楼台半有无”则通过意象的模糊性,渲染了一种朦胧的情感,突显了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斑驳。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如“夕阳明鸟背”和“秋水落龙须”,诗人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同时也映射出内心的感受。这种自然与心境的交融,使得整首诗更具层次感。
最后两句“为客今成老,逢人亦暂娱”则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感叹自己作为旅者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透出一丝淡淡的伤感。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地探讨了人生的主题,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透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时光流逝的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想要回访的地方是什么?
“为客今成老”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的“夕阳”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重过亭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比较,前者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与人生感慨,后者则更多呈现出孤独与酒的对话。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