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2:2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24:12
药留残焙火,枕避近溪风。
意澹琴三叠,人和酒一中。
处遭兵祸后,已觉世缘空。
安得飘然去,茅庐海上峰。
药还留着残余的焙火,枕头旁避开溪水的凉风。
心意清淡如琴声三叠,人与酒融为一体。
经历了兵灾后,已经感到世间的缘分空荡荡的。
如何才能飘然离去,去往海上的茅庐与高峰?
字词注释:
作者介绍:
舒岳祥(生卒年不详),字子明,号白石,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文,风格清新,作品多描绘山水和隐逸生活。其诗常表达对世事的思考与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动荡,战争频繁,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隐居生活的向往。面对兵灾,诗人愈发感到世间的缘分与人情冷暖,想要逃离尘世的纷扰,寻求内心的宁静。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和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思考。开头以“药留残焙火,枕避近溪风”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似乎与世隔绝,隐居于山水之间。诗中“意澹琴三叠”展现了诗人心境的淡泊,音乐的清雅与内心的宁静交相辉映。接着“人和酒一中”则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酒成为一种交流的媒介,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处遭兵祸后,已觉世缘空”一语道出了诗人对现实的感悟,战争带来的伤痛使他感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脆弱,世间的缘分似乎变得空荡无物。最后两句“安得飘然去,茅庐海上峰”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渴望逃离纷扰,追求一种自由自在的隐逸生活。整首诗在情感上由静入动,再由动归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动荡的社会中,诗人渴望逃离尘世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理想生活的强烈愿望。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展现个人情感与世事的反思,深刻揭示了人对生活本质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药留残焙火”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想要“飘然去”的地方是?
“兵祸”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归园田居》与本诗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陶渊明的作品更侧重于田园生活的恬淡与悠然,而舒岳祥的诗则结合了对战争后果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更为复杂的情感。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分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