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8:3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33:53
苏幕遮
陆恒 〔清代〕
雨敲窗,风戛玉。幽咽凄清,似谱零铃曲。梦断寒更声转促。一寸灰馀,已做烧残烛。泣孤鸿,悲寡鹄。短了今生,未必他生续。待向仙山觅楼阁。不化青禽,也化辽东鹤。
雨水敲打着窗户,风声如同玉器的碎裂。那幽幽的哽咽声清冷而凄惨,仿佛是在谱写一曲零星的铃声。梦中醒来,听见寒夜的更鼓声越来越急促。剩下的一寸烛灰,已经是燃烧后残留下的痕迹。悲泣的孤雁,哀伤的白鹤。今生的短暂,未必能在来世得以延续。只希望能在仙山上寻找那高楼阁宇。即使不能化为青鸟,也愿意化为辽东的鹤。
作者介绍:陆恒,清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描绘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风格细腻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陆恒晚年,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
《苏幕遮》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受。开篇的“雨敲窗,风戛玉”以生动的景象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凄凉的氛围。雨与风的交织,象征着内心的波动和孤独,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处安放的愁绪。
接下来的“幽咽凄清,似谱零铃曲”,不仅描绘了声音的特质,也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仿佛在诉说着孤独与哀伤。随着“梦断寒更声转促”的出现,时光的流逝感愈发明显,梦境的破裂与更鼓的急促声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全诗结尾的“待向仙山觅楼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渴望,尽管人生短暂,但他仍希望能在仙山中寻找到那久违的宁静与美好。即使不能化为青鸟,也愿化为鹤,展现了对自由与逍遥的向往。
这首词不仅是一种对人生的感慨,更是对理想与美好的不懈追求,充满了人文情怀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表现出深沉的哲思与人文关怀。
诗词测试:
诗中“雨敲窗,风戛玉”中的“戛玉”指的是什么?
“梦断寒更声转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仙山”象征着什么?
答案:1. A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