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风入松 草桥阻风雨作》

时间: 2025-05-02 04:53:01

诗句

萧萧阴雨渐经旬。

有意暗摧春。

林鸠来往缘何事,声不住、故恼征人。

没脚泥壅岸尾,打头风断河漘。

篷推蓬、偏感异乡身。

归梦夜来频。

江南江北家千里,心随舵去住无因。

兀坐悄然自数,半生多少苦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3:01

原文展示:

风入松 草桥阻风雨作
作者: 程敏政 〔明代〕

萧萧阴雨渐经旬。
有意暗摧春。
林鸠来往缘何事,
声不住故恼征人。
没脚泥壅岸尾,
打头风断河漘。
篷推蓬偏感异乡身。
归梦夜来频。
江南江北家千里,
心随舵去住无因。
兀坐悄然自数,
半生多少苦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阴雨绵绵的日子,心中对春天的渴望如同被暗暗压抑。林鸠来来往往,发出声响,恼人且引人思绪,令人无法静心。脚下泥泞阻碍了通行,呼啸的风让河面波涛汹涌。舟篷被风推着,心里却感到身在异乡。每晚归梦频繁,南北的家乡隔着千里,心随舵漂泊无定。独坐静默,默默数算自己半生所经历的苦楚与辛劳。

注释:

  • 萧萧:形容风声或雨声,带有凄凉感。
  • 有意暗摧春:暗指人心对春天的渴望被阻挡或压制。
  • 林鸠:一种鸟,常用作诗中抒发孤独或思乡情感的象征。
  • 征人:出征的人,通常指代远行的游子或士兵。
  • 没脚泥壅岸尾:脚被泥水沾住,形象描绘了艰难的行路。
  • 归梦夜来频:频繁梦见归乡,表明对故乡的思念。

典故解析:

此诗中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反映出对于异乡生活的感慨与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程敏政,明代诗人,生平不详,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他的作品常富有抒情性,描绘自然景象与人内心情感的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可能是诗人在旅途中,遇到风雨阻碍,心中感慨万千,写下此诗以抒发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阴雨天气的描写,生动展示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首句“萧萧阴雨渐经旬”即以声、色、情三者结合,营造出一种湿冷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随着诗的展开,诗人以“林鸠”这一意象引入思乡情绪,声不住的鸟鸣与诗人内心的惆怅相互呼应,仿佛在问:为何归人总在此时此刻沉默?随后,诗人描绘了泥泞与狂风,象征着旅途的艰辛与不易,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绝望。最后,诗人以“兀坐悄然自数,半生多少苦辛”总结,深刻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程敏政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萧萧阴雨渐经旬。”:阴雨绵绵,已经持续了十天,营造出沉闷的气氛。
  2. “有意暗摧春。”:心中对春天的渴望因阴雨而暗淡,暗示心情的压抑。
  3. “林鸠来往缘何事,声不住故恼征人。”:林鸠的鸣叫打破了宁静,让人感到更为烦恼。
  4. “没脚泥壅岸尾,打头风断河漘。”:脚被泥水粘住,风大得让河面波涛汹涌,象征着生活的困境。
  5. “篷推蓬偏感异乡身。”:舟篷被风推着,感觉更加身处异乡,孤独感加剧。
  6. “归梦夜来频。”:夜里常常做归乡的梦,思乡情切。
  7. “江南江北家千里,心随舵去住无因。”:南北的家乡相隔千里,心却随着舵漂泊不定,表达了无奈与漂泊感。
  8. “兀坐悄然自数,半生多少苦辛。”:独自坐着默默回想,半生经历了多少辛苦,流露出对人生的深思。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江南江北”和“心随舵去”,形成对称之美。
  • 拟人:雨声、鸟鸣等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比喻:泥水与风象征生活中的困扰与艰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阴雨天气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苦难的反思,展现出一种悲凉而又深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阴雨:象征压抑与困扰。
  • 林鸠:代表孤独与思乡。
  • 泥水:象征生活的艰难与阻碍。
  • 舟篷:象征漂泊不定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鸟是指哪个?

    • A. 雁
    • B. 林鸠
    • C. 百灵
    • D. 燕子
  2. 诗人对故乡的感情如何?

    • A. 无所谓
    • B. 充满向往
    • C. 绝望
    • D. 忘却
  3. 诗中提到的“归梦”是指什么?

    • A. 醒来
    • B. 回乡的梦
    • C. 恋爱的梦
    • D. 梦游

答案

  1. B. 林鸠
  2. B. 充满向往
  3. B. 回乡的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程敏政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前者更显沉重和无奈,后者则表现出豪情与壮志;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都是体现出对人生、故乡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和家弟诚之诗社燕之作 其一 诔双峰兴上人 五月二十三日夜分雨作凉风飒然木叶萧瑟绝似往年七八月感时物之变不能为怀漫浪成诗聊以自释 乙未人日饮范君子和酒酣赋诗呈座上诸君 寿家弟诚之 张器之雄飞亭 封仲坚挽词 其五 封仲坚挽词 其四 封仲坚挽词 其三 封仲坚挽词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酬奠 柝击 月字旁的字 凌犯 盐梅舟楫 廾字旁的字 一语破的 悲歌慷慨 若不胜衣 石字旁的字 人字头的字 寸阴可惜 父字头的字 砰通 偪促 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