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梦》

时间: 2025-07-28 15:13:10

诗句

梦入长安道,萋萋尽春草。

觉来春已去,一片池塘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5:13:10

原文展示:

梦入长安道,萋萋尽春草。觉来春已去,一片池塘好。

白话文翻译:

梦中我走进了长安的大道,那里春草茂盛,绿意盎然。醒来时发现春天已经过去,眼前只有一片美丽的池塘。

注释:

  • 梦入:梦中进入。
  • 长安道:指古代长安(今西安)的街道,这里代指繁华之地。
  •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尽春草:满是春天的草。
  • 觉来:醒来。
  • 春已去:春天已经过去。
  • 一片池塘好:眼前只有一片美丽的池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号东莱,南宋初年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感受。这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春光的惋惜和对现实景色的欣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吕本中晚年,当时他可能身处一个相对宁静的环境,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梦境与现实的对比为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春光的惋惜和对现实景色的欣赏。首句“梦入长安道,萋萋尽春草”描绘了一个繁华而充满生机的梦境,长安道上的春草茂盛,象征着春天的繁荣与生机。后两句“觉来春已去,一片池塘好”则转入了现实,诗人醒来发现春天已经过去,眼前只有一片宁静美丽的池塘。这种从梦境到现实的转换,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也表达了对现实美景的珍惜和欣赏。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巧妙对比,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梦入长安道,萋萋尽春草”:诗人梦见自己走在长安的大道上,那里春草茂盛,绿意盎然,象征着春天的繁荣与生机。
  2. “觉来春已去,一片池塘好”:诗人醒来时发现春天已经过去,眼前只有一片美丽的池塘,表达了对逝去春光的惋惜和对现实景色的欣赏。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逝去春光的惋惜和对现实景色的欣赏。
  • 象征:春草的茂盛象征着春天的繁荣与生机,池塘的宁静美丽则象征着现实的宁静与美好。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春光的惋惜和对现实景色的欣赏,传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安道:象征繁华之地。
  • 萋萋春草:象征春天的繁荣与生机。
  • 池塘:象征现实的宁静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梦入长安道”中的“长安道”象征什么? A. 宁静之地 B. 繁华之地 C. 荒凉之地 D. 神秘之地

  2. 诗中“萋萋尽春草”中的“萋萋”形容什么? A. 草木枯萎 B. 草木茂盛 C. 草木稀疏 D. 草木凋零

  3. 诗中“觉来春已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惋惜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王维《鸟鸣涧》:通过描绘山涧中的鸟鸣,表达了对自然宁静之美的欣赏。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吕本中《梦》:两者都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但杜甫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而吕本中则表达了对逝去春光的惋惜和对现实景色的欣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吕本中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宋时期诗人的详细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吕本中《梦》的艺术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上塘值清明八首 其三 宫词三十三首 张右相生日二首 江神子(父生日) 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七十九 杂诗二十七首 和贺子忱喜雪 山居杂诗九十首 悲采薇 赠陈季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宝盖头的字 秃宝盖的字 包含讹的词语有哪些 街谈巷议 爬窝 隶字旁的字 绝世佳人 一字不苟 万缘俱净 卜字旁的字 生计学 艸字旁的字 薪尽火灭 犯天下之不韪 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白菜价 戤米囤饿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