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5:0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04:31
书生忠义与谁论,骨朽犹应此念存。
砥柱河流仙掌日,死前恨不见中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忠义的思考与感慨,书生的忠诚与正义究竟能与谁来讨论呢?即使身体已然衰朽,心中依然铭记这种情怀。就像砥柱撑起河流,仙掌托起日月,作者在临终之前,最大的遗憾是没有看到祖国的中原地区。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致力于国家的复兴和民族的自强,作品以抒情见长,反映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金朝与南宋对立的历史背景下,陆游深感家国之殇,表达了对祖国的思念以及对自己无能为力的痛苦和遗憾。
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示了陆游对忠义的深刻思考。诗人以“书生忠义与谁论”开篇,直接抒发了对忠义的孤独感,书生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在“骨朽犹应此念存”中,体现出即使年华已逝,理想与信念依然牢牢把握,显示了陆游不屈的精神。接下来的“砥柱河流仙掌日”,不仅使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展现出他对国家的责任感,同时也暗示着他对历史的敬畏与无奈。最后一句“死前恨不见中原”则将全诗推向高潮,表达了他对祖国分裂的深切忧虑与遗憾,情感真挚而沉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一种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忠义的坚定追求,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个爱国者的情怀和精神。
选择题:诗中“书生忠义与谁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孤独
B. 喜悦
C. 无奈
D. 愤怒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骨朽犹应此念存”强调了____的坚定。
判断题:陆游在这首诗中表现出对祖国未来的乐观态度。(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