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不如茅屋底》

时间: 2025-07-29 03:02:01

诗句

铸印大如斗,佩剑长挂颐。

不如茅屋底,睡到日高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3:02:01

诗词名称: 不如茅屋底

作者: 陆游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铸印大如斗,佩剑长挂颐。不如茅屋底,睡到日高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虽然我有像斗一样大的印章,佩带着长剑挂在肩上,但我认为不如在简陋的茅屋下面,舒服地睡到日头高照的时候。


注释:

字词注释:

  • 铸印:指铸造的印章,这里泛指权势地位的象征。
  • 佩剑:佩带的剑,象征武士的身份和地位。
  • 茅屋:用茅草等简陋材料搭建的房屋,象征贫困和简单的生活。
  • 日高:太阳高挂,表示时间已经晚了,通常暗示“懒散”的生活状态。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隐含了对权力和简单生活的思考,这种思考与陆游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陆游虽身为士人,但经历了政治的波折,对权力和名利的看法逐渐产生了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文学家。他一生经历了国家的兴衰变化,曾有过辉煌的官场生涯,但因政治原因屡遭挫折,晚年则隐居乡间,创作了大量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的作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经历了多次政治斗争和人生苦难后,他逐渐意识到简单、宁静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


诗歌鉴赏:

《不如茅屋底》是一首反映作者内心真实想法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比的方式,表现出对权力和名利的淡然态度。开头两句提到“铸印”和“佩剑”,这两样东西象征着地位和权势,然而作者却以简陋的“茅屋”作为对照,表达出对繁华生活的厌倦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睡到日高时”更是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整首诗在语调上显得轻松自如,反映出一种对功名利禄的洒脱态度,展现了陆游的生存哲学。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陆游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陆游将复杂的人生哲理浓缩成了几句诗,给予读者深思的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铸印大如斗:形象地描绘了权势的象征,表明自己曾经具备的地位。
  • 佩剑长挂颐:剑是士人的标志,暗示自己的身份与责任。
  • 不如茅屋底:强调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表明对权力的轻视。
  • 睡到日高时:表现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对安逸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铸印”“佩剑”与“茅屋”的对比,突出了内心的矛盾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夸张:如“铸印大如斗”,夸张的比喻增强了对权力的描绘。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权力和名利的淡然态度,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在经历了人生的浮沉后,陆游选择了心灵的宁静和自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铸印:象征权力与地位。
  • 佩剑:象征士人身份与责任。
  • 茅屋:象征简单、宁静的生活。

这些意象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不同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铸印大如斗”是用来象征什么? A. 简单生活
    B. 权力与地位
    C. 自由与宁静

  2. “不如茅屋底”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向往? A. 名利
    B. 复杂生活
    C. 简单生活

  3. 诗人的生活态度是怎样的? A. 追求权势
    B. 对财富的贪婪
    C. 追求宁静与自由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相比,陆游的这首诗更倾向于积极的生活态度,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和感慨。两者均以茅屋为意象,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与态度。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离思 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登泰山记 骢马 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长歌行 报孙会宗书 鹧鸪天 题村叟屋壁 舂歌诗 舂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齿字旁的字 南飔 争艳 递胜递负 干开头的成语 明懿 平乐 包含伯的词语有哪些 弋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旡字旁的字 忍俊不禁 权衡轻重 平头百姓 飞字旁的字 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拘押 尽相穷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