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1:12
原文展示:
客雁归何处,寒螀鸣不休。兼之清夜永,副以长年愁。家令有移带,中郎馀白头。此怀诚自感,何赖怨高秋。
白话文翻译:
流浪的雁儿啊,你将归向何方?寒蝉的鸣叫声,不停地回荡。在这漫长的清夜里,伴随着我多年的忧愁。家中的规矩变了,而我,依旧白发苍苍。这样的情怀,我真心感受到了,何必去怨恨这高秋的时节。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可能是在深秋时节,作者感叹时光流逝、人生变迁时所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在深秋的夜晚,听着寒蝉的鸣叫,作者感受到了岁月的无情和个人的孤独。诗中的“客雁”和“寒螀”都是秋天的象征,增强了诗歌的季节感和情感深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深秋为背景,通过“客雁”和“寒螀”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慨。诗中的“清夜永”和“长年愁”相呼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忧愁。后两句“家令有移带,中郎馀白头”则进一步以家中的变化和自己的老去,来象征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无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宋代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通过深秋的意象和个人的感受,作者表达了对岁月无情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中的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客雁”比喻什么? A. 漂泊不定的人 B. 秋天的雁 C. 家中的规矩 D. 社会的变迁
“寒螀鸣不休”中的“寒螀”是什么? A. 秋天的蝉 B. 冬天的蝉 C. 春天的蝉 D. 夏天的蝉
诗中的“清夜永”和“长年愁”形成什么关系? A. 对比关系 B. 并列关系 C. 因果关系 D. 递进关系
“家令有移带”中的“移带”指什么? A. 家中的规矩变化 B. 社会的变迁 C. 个人的老去 D. 秋天的到来
诗中的“中郎馀白头”表达了什么? A. 岁月的无情 B. 秋天的凄凉 C. 家中的变化 D. 社会的变迁
答案:1. A 2. A 3. A 4. A 5.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