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8:43
鹧鸪天
作者: 周密 〔宋代〕
相傍清明晴便慳。
闭门空自惜花残。
海棠半坼难禁雨,
燕子初归不耐寒。
金鸭冷,锦鹓闲。
银釭空照小屏山。
翠罗袖薄东风峭,
独倚西楼第几阑。
在清明时节,阳光明媚,却又感到遗憾。
关上门,独自惋惜花朵的凋零。
海棠花刚刚绽放,却难以抵挡雨水的侵袭,
燕子刚刚归来,却又不耐寒冷的天气。
金色的鸭子感到寒冷,锦绣的鹓鸟也显得悠闲。
银色的灯光空照着小屏山。
轻薄的翠罗袖被东风吹拂,
我独自倚靠在西楼,望着那几道栏杆。
“海棠”在古诗中常常用来象征青春和美丽,而“燕子”则象征着春天的归来。诗中描绘的场景,除了体现自然的变化,还反映了人们对春天的期待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周密(1232年-1298年),字公谨,号穷睇,宋代著名的词人、书法家和历史学家。他的词风细腻,情感丰富,擅长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生活。
《鹧鸪天》创作于清明时节,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鹧鸪天》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脆弱。开篇的“相傍清明晴便慳”便渗透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无奈。诗人在清明时节,面对晴朗的天气,却又因花儿的凋零而感到惋惜。这种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敏感与对生命的思考。
接着,诗人通过对海棠、燕子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生机。海棠花的“半坼”象征着生命的脆弱,而燕子初归却又不耐寒,似乎暗示着人生的无奈与不易。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使得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惋惜。
最后,诗人在西楼独倚,轻薄的衣袖随风飘动,显得悠然自得,却又带着一种孤独感。这种孤独与对美的珍惜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该诗独特的情感基调。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诗人在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之间形成了深刻的对照,展现了人生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鹧鸪天》的作者是谁?
诗中“海棠半坼”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金鸭冷,锦鹓闲”中表现的意象是什么?
答案:
《春江花月夜》与《鹧鸪天》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春江花月夜》更侧重于描写春夜的恬静与浪漫,而《鹧鸪天》则通过对比春天的美与短暂,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两者在意象的运用上均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对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