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漫成 其二》

时间: 2025-07-30 00:55:23

诗句

明月圆复缺,春风去不来。

泪随花雨落,点点在苍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0:55:23

原文展示:

明月圆复缺,春风去不来。
泪随花雨落,点点在苍苔。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离别的感慨。明月有时圆有时缺,春风来去无踪。眼泪像花瓣和雨水一样落下,滴滴在苍苔之上。

注释:

  • 明月:指月亮,象征着时间的变迁与人生的无常。
  • 圆复缺:指月亮的圆缺变化,暗喻人生的起伏与失落。
  • 春风去不来:春风象征着温暖与希望,但这里表达了春风的离去,暗示着失去与孤寂。
  • 泪随花雨落:花雨指的是春天花瓣随风飘落的情景,泪水与花雨交融,表现了悲伤的情感。
  • 苍苔:指青苔,生于阴湿之处,象征着时间的沉淀和记忆的积累。

典故解析:

  • 明月:常用于古诗词中,象征思念和离别。
  • 春风:常与生机勃勃和温暖的气息联系在一起,寓意希望与欢愉。
  • 泪与花雨:在古代诗歌中,花与泪水往往结合在一起,表现情感的细腻与脆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天宇,元代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是明朝建立的主要策划者之一,诗词作品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漫成 其二》写于其晚年,正值元朝末年,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发泄,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及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整体上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开篇的“明月圆复缺”通过自然现象暗示人生的无常与变幻。月亮的圆缺不定,正如人的命运起伏,时而光明,时而黯淡。接下来“春风去不来”,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春风象征着温暖与生机,但如今却无法再度回归,令人无比惆怅。

“泪随花雨落”将悲伤的情感与春天的花雨相结合,构建出一种柔美而又凄凉的画面。花雨的飘落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在时光中渐渐消逝,泪水如同花瓣般轻盈,却又沉重地落在了苍苔之上,暗示着记忆的沉重与不堪。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思考与情感,令人心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明月圆复缺:描绘月亮的圆缺变化,象征人生的无常。
  2. 春风去不来:表达对生机与温暖的渴望,春风的离去暗示了孤独。
  3. 泪随花雨落:将眼泪比作花雨,表现悲伤的细腻和自然之美。
  4. 点点在苍苔:细腻地描绘泪水落在苍苔上的情景,增加了诗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泪随花雨落”,将泪水与花雨作比,增强情感表现。
  • 对仗:前两句有明显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月亮、春风、泪水、花雨等意象交织,形成丰富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传达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思念与无常。
  • 春风:象征希望与生机。
  • 泪水:代表悲伤与失落。
  • 花雨:象征美好的事物在时光中消逝。
  • 苍苔:象征时间的沉淀与记忆的积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明月圆复缺”表现了什么主题? A. 爱情的甜蜜
    B. 人生的无常
    C. 对春天的渴望
    答案:B

  2. “泪随花雨落”这一句中,泪水是用什么比喻的?
    A. 雨水
    B. 花瓣
    C. 露珠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春风去不来”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A. 欢快
    B. 孤独与失落
    C. 满足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刘基的《漫成 其二》更侧重于对时间与生命无常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对离乡的思念。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却各自有不同的侧重点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史》
  • 《古典诗词鉴赏》
  • 《刘基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月一日清溪道中 古意 【商调】集贤宾 春日伤别 【双调】寿阳曲 厌纷 诗一首 过友人故居 比红儿诗 其九十五 比红儿诗 其五十五 比红儿诗 其五十一 比红儿诗 其三十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卤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韋字旁的字 席门蓬巷 红嫣嫣 骨字旁的字 敛后疏前 包含仪的成语 忘情负义 哀恳 眉舒目展 行百里者半九十 刺目 随声吠影 斤字旁的字 东开头的成语 蝉不知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