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1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5:07
风入松
作者: 刘基 〔元代〕
一天烟霭酝愁阴,庭宇沉沉。
画梁燕子来何晚,薄寒犹恋罗衾。
但道青春未谢,不知芳径苔深。
少年欢笑梦中寻,落得伤心。
苍梧凤去幽篁死,断弦空系瑶琴。
莫更登高望远,杜鹃声在云林。
一天的烟雾中,愁苦的阴影弥漫,庭院显得沉沉的。
画梁上的燕子来得太晚,薄寒的天气依旧让我恋恋不舍那轻薄的被褥。
只说青春时光未曾消逝,却不知芳香的小径上已生满青苔。
年轻时的欢笑在梦中追寻,最终却落得一片伤心。
苍梧的凤凰去世在幽静的竹林中,断掉的琴弦空自系在瑶琴上。
不要再向高处远望,杜鹃的叫声在云林中回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天柱,元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因其在政治上的成就与文学上的造诣而受到后世的广泛赞誉。他的诗歌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风入松》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人生苦闷之时,刘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
《风入松》是一首充满感伤与哲思的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青春与生命的思考。诗的开头用“烟霭酝愁阴”展现了阴郁的气氛,仿佛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压抑与无奈。接着,通过对燕子迟来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失落。
“薄寒犹恋罗衾”一句,表面上描述了寒冷的天气与对温暖的渴望,实际上也隐含了对青春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对青春的反思愈发明显,“但道青春未谢”,而诗人却不知芳径已被青苔覆盖,暗示着青春的消逝与无常。
最后几句,诗人用“苍梧凤去幽篁死,断弦空系瑶琴”来象征生命的孤独与无奈,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悲伤与对过往的追忆。全诗以“莫更登高望远,杜鹃声在云林”作结,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力与无奈,杜鹃的哀鸣仿佛在诉说着人生的苦涩与孤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展现了对青春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表达出一种深沉的忧伤与对过往的追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苍梧凤去”象征什么?
“薄寒犹恋罗衾”中“罗衾”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杜鹃声在什么地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风入松》这首诗的意境、情感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