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懊憹歌(五首)》

时间: 2025-04-16 12:57:46

诗句

昨夜霜风起,入户复吹帷。

儿啼母心酸,母愁儿不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12:57:46

懊憹歌(五首)

作者: 刘基 〔明代〕

原文展示:

昨夜霜风起,入户复吹帷。
儿啼母心酸,母愁儿不知。

白话文翻译:

昨夜霜风刮起,吹进屋里又把帷帐吹动。
孩子在哭泣,母亲心中感到酸楚,而孩子却不知道母亲的忧愁。

注释:

  • 霜风:秋冬季节的寒风,带着霜气。
  • :帷帐,用于遮挡的布帘。
  • 儿啼:小孩哭泣。
  • 母愁:母亲忧愁。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反映了母子亲情和对孩子的担忧,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题。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基(1311-1375),字梦得,号季高,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诗、文、词、赋等多种文体著称,擅长表现人生哲理和社会现实。
  •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在一个充满社会动荡和家庭变故的时代,体现了普通母亲的艰辛与无奈。

诗歌鉴赏:

《懊憹歌》通过描写秋冬时节的寒风和母亲对孩子的忧虑,深刻展现了母亲的情感世界。诗中“霜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冷清、孤寂的氛围,暗示了母亲内心的苦楚。在“儿啼母心酸”中,孩子的哭泣是无辜的,但却让母亲的心如刀绞,这种强烈的情感对比,令读者感同身受。刘基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母爱的伟大与无奈,展现了家庭生活中的深刻情感。整首诗多用对比手法,表现出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情感隔阂,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昨夜霜风起:夜晚的寒风开始吹动,暗示了季节的变迁和环境的严酷。
    • 入户复吹帷:寒风侵入家中,帷帐被吹起,象征着家庭的脆弱和不安。
    • 儿啼母心酸:孩子在哭泣,母亲感到心痛,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关心和无奈。
    • 母愁儿不知:母亲的忧愁孩子却无法理解,反映了母亲心中深沉的悲伤。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霜风”赋予了动感,生动描绘了环境的影响。
    • 对仗:如“儿啼母心酸,母愁儿不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该诗表达了母爱中的苦涩与孤独,反映出母亲在家庭中的牺牲与不被理解的无奈。

意象分析:

  • 霜风:象征着严峻的环境与生活的艰辛。
  • :代表家庭的温暖与保护,而被风吹动则象征着脆弱与不安。
  • 儿啼:代表无辜与依赖,孩子的哭泣让母亲承受更大的情感负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昨夜霜风起”中的“霜风”指的是: A. 春风
    B. 夏风
    C. 秋冬的寒风
    D. 暴风

  2. 诗中母亲的心情是: A. 快乐
    B. 无奈和忧愁
    C. 生气
    D. 疲惫

  3. 诗中反映的主题是: A. 朋友之间的情谊
    B. 母爱的苦涩与孤独
    C. 大自然的美
    D. 社会的繁荣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 诗词对比

    • 对比《静夜思》中李白对故乡的思念与刘基在《懊憹歌》中母亲对孩子的忧虑,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李白的思念更多是对故乡与亲人的怀念,而刘基则是对孩子未来的担忧,展现了两种不同的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刘基传》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掩门 开东园路北至山脚因治路傍隙地杂植花草六首 其五 题斋壁 九月一日未明起坐 望梅 老景 题接待院壁 午寝 冬夜读书示子聿八首 其一 葺小圃及东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绵延不断 瓜字旁的字 句比字栉 不可捉摸 掷开头的成语 包含很的词语有哪些 彑字旁的字 川字旁的字 自有公论 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言字旁的字 郎当 足踏实地 连晓 刺举无避 方屏 以弱胜强 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