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4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48:02
燕堂春夜
作者: 陆游 〔宋代〕
南楼紞紞下疏更,一点纱笼满院明。
映月疏梅入帘影,读书樨子隔窗声。
呻吟药裹身宁久?汛扫胡尘意未平。
草檄北征今二纪,山城仍是老书生。
在南楼的轻纱帐下,灯光微弱,夜色清冷,一点点灯光洒满院子。
月光映照着稀疏的梅树,透过窗帘的影子,传来读书声和樨子的香味。
我身裹药物,呻吟不止,何时才能久安?
虽然扫去了胡人的尘埃,但心中的忧虑依然未平。
北征的战书已发出二十年,山城依旧是个老书生。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作品涉及诗、文、词、赋等多个领域。其诗风豪放、沉郁,常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失落。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难当头,陆游对国家的忧思与个人生活的困顿交相辉映,表现出他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
《燕堂春夜》是陆游在春夜中写的一首抒情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孤独书生在春夜中的思考与感慨。诗的开头以“南楼”引出,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而“一点纱笼满院明”则用微弱的灯光与夜色形成对比,突显了夜的寂静与书生的孤独。
接着,诗人描绘了窗外的梅花与读书声,暗示着知识与自然的和谐,然而在这种和谐之下,诗人内心却充满了对国家的忧虑。后半部分提到“呻吟药裹身宁久”,表现出他对病痛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此时,虽然胡人的威胁已被扫除,但心中的愁苦依然未曾平息。
最后一句“草檄北征今二纪”,则是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北方征战的思考与对自己身份的感慨,构成了一种历史的沉重感与个人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陆游身为书生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达了一种对国家的关切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陆游作为爱国诗人的深刻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南楼”指的是:
A. 一座高楼
B. 诗人所住的地方
C. 一种建筑风格
“呻吟药裹身宁久”表达了诗人的:
A. 对健康的渴望
B. 对国家的忧虑
C. 对未来的希望
诗中提到的“胡尘”指的是:
A. 外族的侵扰
B. 自然的尘埃
C. 书本的灰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