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慧光寺二首》

时间: 2025-05-01 18:57:47

诗句

僧堂拂拭旧时尘,莺老花残五换人。

四海干戈如鼎沸,山中犹有太平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7:47

原文展示: 慧光寺二首 李山甫 〔唐代〕 僧堂拂拭旧时尘,莺老花残五换人。 四海干戈如鼎沸,山中犹有太平人。

白话文翻译: 僧堂中拂去旧时的尘埃,莺鸟老去,花儿凋零,五次人事更迭。 四海之内战乱如同鼎中的沸水,山中却依然有享受太平的人。

注释:

  • 僧堂:僧人居住的房间或寺庙。
  • 拂拭:擦拭,清除。
  • 莺老花残:形容时间的流逝,春天过去,莺鸟老去,花儿凋谢。
  • 五换人:指人事变动频繁,五次更迭。
  • 四海干戈:指全国范围内的战争。
  • 鼎沸:形容局势动荡,如同鼎中的沸水。
  • 太平人:指在动荡时期仍然享受和平生活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山甫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出一定的文学才华。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唐代中后期,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通过对比山中僧侣的宁静生活与外界的战乱,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僧堂的描绘和对四海战乱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首句“僧堂拂拭旧时尘”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僧人拂去尘埃,象征着对过去的回顾和对新生活的期待。第二句“莺老花残五换人”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迁,暗示了人事的更迭和时间的流逝。后两句“四海干戈如鼎沸,山中犹有太平人”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即使在动荡的时代,仍有地方保持着和平与宁静,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艺术效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僧堂拂拭旧时尘:描绘僧堂的宁静,拂去尘埃象征着对过去的整理和对新生活的期待。
  2. 莺老花残五换人:通过自然景象的变迁,暗示人事的更迭和时间的流逝。
  3. 四海干戈如鼎沸:形容全国范围内的战乱,局势动荡如同鼎中的沸水。
  4. 山中犹有太平人:即使在动荡的时代,山中仍有享受和平生活的人,形成鲜明对比。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四海干戈如鼎沸”与“山中犹有太平人”的对比,强化了诗歌的主题。
  • 象征:“僧堂拂拭旧时尘”中的“拂拭”象征着对过去的整理和对新生活的期待。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僧堂宁静生活的描绘和对全国战乱的对比,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意象分析:

  • 僧堂:象征宁静和避世。
  • 莺老花残: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
  • 四海干戈:象征全国范围内的战乱。
  • 山中太平人:象征在动荡时期仍能享受和平生活的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僧堂拂拭旧时尘”中的“拂拭”象征着什么? A. 对过去的整理和对新生活的期待 B. 对战乱的逃避 C. 对时间的流逝的感慨 D. 对人事更迭的无奈

  2. 诗中“四海干戈如鼎沸”形容的是什么? A. 全国范围内的战乱 B. 山中的宁静生活 C. 僧堂的宁静 D. 时间的流逝

  3. 诗中“山中犹有太平人”表达了什么? A. 对战乱的无奈 B. 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C. 对人事更迭的感慨 D. 对时间的流逝的感慨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的宁静生活,与外界的喧嚣形成对比。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战乱时期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李山甫的《慧光寺二首》:两者都描绘了山中的宁静生活,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而李山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山甫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了解唐代诗歌的背景和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舟次彭城 过老黄河 游君山 溧阳行台 重到南头 游妙峰 寓古雄有感 寄林利瞻夏官 送潘希古佥宪闽中 小重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崎的词语有哪些 龙首豕足 德全如醉 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宝衣 旁言 豕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依阿两可 茫无端绪 白字旁的字 私字儿的字 屮字旁的字 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终北 一男半女 宁盈 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