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有感》

时间: 2025-05-02 18:41:22

诗句

坚辞羽葆与吹铙,翻向天涯困系匏。

故老未曾忘炙背,

何人终拟问苞茅。

融风渐暖将回雁,滫水犹腥近斩蛟。

万里关山如咫尺,女床唯待凤归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1:22

有感

作者: 韩偓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坚辞羽葆与吹铙,翻向天涯困系匏。
故老未曾忘炙背,何人终拟问苞茅。
融风渐暖将回雁,滫水犹腥近斩蛟。
万里关山如咫尺,女床唯待凤归巢。


白话文翻译:

我坚定地拒绝了华美的羽衣和吹奏的乐器,转身向天涯而去,仿佛被困在了葫芦的绳索中。
老一辈的人们从未忘记背后炙烤的温暖,谁又能最终来询问那茅草的事呢?
春风渐渐温暖,归雁即将飞回,而滞留的水面依旧散发着鱼腥味,近处似乎要捕捉到蛟龙。
万里遥远的关山在我眼中仿佛近在咫尺,等待归来的凤鸟,只有她的床铺静静地等着。


注释:

字词注释:

  • 羽葆: 指用羽毛制作的华丽车帷,象征高贵的地位。
  • : 一种古代乐器,表示欢庆或盛大的场合。
  • : 即葫芦,常用来比喻困境或束缚。
  • 炙背: 指背后感受到的温暖,多指对故乡的怀念。
  • 苞茅: 指茅草,象征乡愁与家乡的牵挂。
  • 融风: 温暖的春风。
  • 滫水: 指水面,常用来形容水的状态。
  • 斩蛟: 捕捉蛟龙,象征力量与勇气。
  • 女床: 指女子的床,象征等待归来的爱人或情感寄托。
  • 凤归巢: 指凤凰归来,象征着团聚或归属。

典故解析:
“凤归巢”的典故源于古代对凤凰的崇拜,凤凰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代表着美好的归宿和团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偓,字希孟,号白云,唐代诗人,以五言绝句见长。其作品大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故乡的怀念,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唐代,正值国家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人以个人经历为背景,表达对故乡及亲人的思念,同时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诗歌鉴赏:

《有感》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思的诗作,诗人通过对生活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感悟。诗的开头,诗人坚定地拒绝了奢华的生活,选择了孤独的旅程,这种选择似乎暗示了对物质世界的超脱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接着,诗人回忆起老一辈对温暖的追忆,这不仅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也突出了对过往的怀念。归雁的意象与滞留的水面形成对比,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即将归来的希望,象征着希望与失落的交织。最后一句提到“女床唯待凤归巢”,不仅表达了对爱人的期盼,也隐含着对生活归属感的渴望,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情感的真挚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坚辞羽葆与吹铙: 表达了诗人拒绝奢华生活的决心。
  2. 翻向天涯困系匏: 描绘了诗人的孤独与对自由的渴望。
  3. 故老未曾忘炙背: 反映了对故乡温暖的怀念。
  4. 何人终拟问苞茅: 疑问中流露出对家庭与亲情的思考。
  5. 融风渐暖将回雁: 描绘春天的到来和归属的希望。
  6. 滫水犹腥近斩蛟: 体现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对勇气的向往。
  7. 万里关山如咫尺: 表达了对遥远的思念与依恋。
  8. 女床唯待凤归巢: 强调期待与希望,象征着归属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羽葆”比喻奢华生活,象征追求。
  • 拟人: “女床唯待凤归巢”赋予床铺以情感,表现期盼。
  • 对仗: 诗中多处采用对仗修辞,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人生的思考与情感的表达,突出对故乡的怀念、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情感基础和对生命的独特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羽葆: 代表奢华与权力。
  • 归雁: 代表思乡与团圆。
  • 女床: 代表情感寄托与期待。
  • 关山: 象征遥远的距离与难以忘怀的故土。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韩偓是哪一个朝代的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D. 清代

  2. “坚辞羽葆与吹铙”中,“羽葆”象征什么?
    A. 自由
    B. 贫困
    C. 奢华
    D. 家乡

  3. 诗中提到的“女床唯待凤归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金钱的追求
    B. 对爱情的期待
    C. 对事业的渴望
    D. 对生活的厌倦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韩偓的《有感》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均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韩偓更注重对人生与情感的深刻思考,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个人的孤独与对月的追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文学史》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有感》的深层次意义,同时提升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孟夏泛方湖得同字 纪游十首 还杜子野诗卷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 庆建州叶守 挽赵硕人二首 岁除二首 骥孙晬日 苦寒行 疥癣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刑剭 迟眉钝眼 半吊子 绞丝旁的字 单人旁的字 卧冰求鲤 特刊 宛黄 瓜字旁的字 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倒八字的字 人小鬼大 刺骨悬梁 己巳之变 呷醋节帅 包含齑的词语有哪些 宝盖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