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太平谷中玩水上花》

时间: 2025-05-06 01:54:24

诗句

山头水从云外落,水面花自山中来。

一溪红点我独惜,

几树蜜房谁见开。

应有妖魂随暮雨,岂无香迹在苍苔。

凝眸不觉斜阳尽,忘逐樵人蹑石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4:24

原文展示:

太平谷中玩水上花
作者: 韩偓 〔唐代〕

山头水从云外落,
水面花自山中来。
一溪红点我独惜,
几树蜜房谁见开。
应有妖魂随暮雨,
岂无香迹在苍苔。
凝眸不觉斜阳尽,
忘逐樵人蹑石回。

白话文翻译:

山顶的水从云外倾泻而下,
水面上的花朵却是从山中飘来的。
这一溪的红花我独自珍惜,
几棵树上的蜜蜂又有谁见它们开花呢?
想必有妖精的灵魂随暮雨而来,
难道没有那香气的痕迹留在苍苔上?
我凝视着不知不觉已是夕阳西下,
忘记了追逐樵夫,悄然在石头上回头。

注释:

  • 逐句解释

    • 山头水从云外落:山顶的水从天空中倾泻而下。
    • 水面花自山中来:水面上的花朵是从山中飘来的。
    • 一溪红点我独惜:这一溪的红花我独自珍惜。
    • 几树蜜房谁见开:几棵树上的蜜蜂又有谁见过它们开花呢?
    • 应有妖魂随暮雨:想必有妖精的灵魂随着暮雨而来。
    • 岂无香迹在苍苔:难道没有那香气的痕迹留在苍苔上?
    • 凝眸不觉斜阳尽:我凝视着不知不觉已是夕阳西下。
    • 忘逐樵人蹑石回:忘记了追逐樵夫,悄然在石头上回头。
  •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妖魂”以及“香迹”暗示了古代文化中对自然精灵和花香的崇拜。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韩偓,唐代诗人,生于唐代中期,因其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而受到后世喜爱。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景物。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繁荣的社会背景下,诗人在太平谷中游玩,深受自然美景的启发,暗含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太平谷中玩水上花》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花卉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开头两句“山头水从云外落,水面花自山中来”便构建了一个富有层次感的自然景观。水和花的结合,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美好。诗人对“一溪红点”的珍惜,表现出他对自然之美的独到感受,流露出一种孤寂的情怀。

后半部分提到的“妖魂”和“香迹”,则让整个诗意增添了一层神秘感,仿佛在暗示自然界中隐藏着一些不可知的存在,这种想象力丰富了诗的内涵。结尾的“凝眸不觉斜阳尽,忘逐樵人蹑石回”更是将诗人的沉思与自然的流逝融为一体,展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传达出一种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令人思索。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山头水从云外落:描绘山顶的瀑布,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
    • 水面花自山中来:水面上的花朵宛如从山中生长而来,展示自然的神奇。
    • 一溪红点我独惜: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珍惜,表达个人情感。
    • 几树蜜房谁见开:对花开的细腻观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致关怀。
    • 应有妖魂随暮雨:引入一些幻想,丰富情感层次。
    • 岂无香迹在苍苔:暗示自然中的气息与生命。
    • 凝眸不觉斜阳尽:时间的流逝让诗人沉迷于自然。
    • 忘逐樵人蹑石回:忘却世俗,回归自然,感受宁静。
  • 修辞手法

    • 比喻:花比作水面的一部分,增强了画面的美感。
    • 拟人:“妖魂”使自然更具生动性和灵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一定对称性,增强了韵律美。
  • 主题思想:诗歌整体上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同时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山头水: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美丽。
    • 水面花:代表生命的脆弱与短暂之美。
    • 妖魂:暗示自然中不可知的力量,增添神秘感。
    • 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头水从云外落”描绘了什么景象?

    • A. 山顶的雪
    • B. 瀑布
    • C. 河流
  2. “一溪红点我独惜”中的“独惜”指的是什么?

    • A. 独自享受
    • B. 忘记
    • C. 独自悲伤
  3. 诗人在最后一句中忘记了追逐什么?

    • A. 夕阳
    • B. 樵人
    • C. 花香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

    • 韩偓的《太平谷中玩水上花》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描绘了自然美,前者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后者则更关注于宁静的氛围和隐居生活的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献田都统) 水调歌头 己卯初度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十二首 其七 水调歌头 太湖舟中 水调歌头 其二 又 水调歌头 雪梅 以上丁藏钞本续轩渠集卷九词 水调歌头·昨梦鹤山去 水调歌头(题晋臣真得归、方是闲二堂) 水调歌头 喜厚余至都率然有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两听 经丘寻壑 隆情厚谊 坱郁 尢字旁的字 翦夷 水字旁的字 手字旁的字 齊字旁的字 灰头土脸 绵绵不断 覆没 齲字旁的字 万夫之长 毁开头的成语 顺事 转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