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3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35:37
行役春将半,能逢几日晴。
淖泥胶短毂,残雪照孤城。
拥树云常湿,窥人鸟一鸣。
山光寒映日,晴翠满前旌。
在春天即将过半的时候,出行的日子里能遇到几天的晴天呢?泥泞的道路粘住了车轮,残留的雪光照射着孤独的城墙。树木被云雾笼罩,偶尔有鸟儿鸣叫。山上的光辉映照着寒冷的阳光,晴朗的翠绿映入眼帘,映照在前方的旗帜上。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其描写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感反映了明代诗人对春天的思考,以及在自然景色中感受人生无常的哲理。
张萱,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思考,风格上追求清新与雅致。
该诗写于春天,诗人可能正在外出行役,感受到春天的变化与自然的美丽,表达了对晴天的渴望和对孤独城池的感慨。
《雪后过兴安城 其一》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春季中雪后兴安城的景象。开头两句“行役春将半,能逢几日晴”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天气的关注,也隐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慨。春季已过一半,诗人出行时却难得遇到晴天,似乎在暗示人生的艰难与不易。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淖泥胶短毂,残雪照孤城”展现了行旅中的困扰与孤独,泥泞的道路和孤零零的城墙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拥树云常湿,窥人鸟一鸣”则将自然与人类生活交织在一起,鸟儿的鸣叫似乎在窥探人的生活,增添了一层生动的意象。同时,诗中“山光寒映日,晴翠满前旌”则展现了春日的美好,阳光照耀下的山光与前方的绿色旌旗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一种希望与生机的感觉。整首诗在描写春天的同时,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与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孤独与希望交织的情感基调。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渴望
b) 对人生的感慨
c) 对孤独的思考
d) 以上皆是
“淖泥胶短毂”中“胶”字的意思是什么?
a) 粘住
b) 滑动
c) 漏掉
d) 干燥
诗中哪一部分描绘了春天的美好?
a) 行役春将半
b) 残雪照孤城
c) 山光寒映日
d) 拥树云常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