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6:38
登海陵齐云楼
贺铸 〔宋代〕
楼外浮云何可攀,
聊持樽酒共销闲。
归心欻起登临际,
春色来从想像间。
晚雪曦时见芳草,
沧波尽处欠青山。
长安桃李行应好,
解笑刘郎底未还。
在楼外,浮云何以攀登?
不如举杯共饮,消磨闲适的时光。
归家的心绪骤然涌起,站在高处俯瞩这一切,
春天的色彩也只是来自内心的想象。
晚雪初晴时,才看见地上的芳草,
在无边的波涛尽头,少了几分青山的影子。
长安的桃花和李花正当盛放,
可惜刘郎却还未归来,令人忍俊不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贺铸(约1090年-1151年),字君复,号青云,山西人,宋代著名词人,文人。其词风清新婉约,以抒情见长,与李清照等并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贺铸游历海陵时,正值春日,诗人借景抒怀,表达对时光流逝和归乡之情的感慨。
《登海陵齐云楼》是贺铸的一首佳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结合,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开篇“楼外浮云何可攀”,引入了浮云的意象,暗示人生的无常与虚幻,接着以“聊持樽酒共销闲”引出消遣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安闲生活的向往。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归心欻起”描绘了内心的动荡,同时也表现出对美好春色的想象,展现了一种虚实结合的美感。
后半部分,诗人描写晚雪与芳草,形成了春天与冬天的对比,展现出季节交替的变化。在“沧波尽处欠青山”一句中,诗人用海浪与青山的对比,反映了对归属感与安静内心的渴望。结尾“长安桃李行应好”,点出了对长安繁华的向往,增添了一丝感伤与幽默。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自然的景象,也有内心的情感,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展现了贺铸深厚的诗人素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生,表达了对归乡、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蕴含了深厚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浮云”象征什么?
“聊持樽酒共销闲”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归心欻起”中的“欻”字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贺铸与李清照的词风有所不同,贺铸更偏向于抒情与自然相结合,而李清照则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生活的细腻。在《如梦令》中,李清照也通过自然景象抒发情感,但更为细腻入微,展现出女性特有的敏感与柔情。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