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庐山人归林虑山》

时间: 2025-05-02 05:36:23

诗句

无论行远近,归向旧烟林。

寥落人家少,青冥鸟道深。

白云长满目,芳草自知心。

山色连东海,相思何处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6:23

原文展示:

送庐山人归林虑山
无论行远近,归向旧烟林。
寥落人家少,青冥鸟道深。
白云长满目,芳草自知心。
山色连东海,相思何处寻。

白话文翻译:

不论你行走的距离远近,都要回归那熟悉的烟雾缭绕的森林。人烟稀少的地方,青色的空中小道显得更加深邃。白云在眼前悠然飘荡,芳草自有它的情怀。山色延绵至东海,我的思念又该去何处寻觅呢?

注释:

  • 行远近:行走的距离,无论远或近。
  • 烟林:烟雾弥漫的森林,表示宁静和自然。
  • 寥落:稀少,表示人家不多。
  • 青冥:青色的天空,表示空旷和深远。
  • 芳草:芬芳的草,象征自然的美好和诗人的情感寄托。
  • 山色:山的颜色,象征自然的壮丽和诗人内心的情感。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白云”、“芳草”等意象常见于古代诗词中,象征着自然和孤独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皇甫冉,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山水的热爱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那个时代是文人墨客热衷于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的时期。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送别情感,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送庐山人归林虑山》是一首表达对友人归乡情感的诗作,语言清新,意象丰富。诗的开头以“无论行远近,归向旧烟林”引入,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叮嘱,强调了归乡的心情。接着“寥落人家少,青冥鸟道深”描绘了回归故乡的景象,青色的天空和稀少的人家构成了一幅宁静的图画,表现出一种孤独而又清晰的自然美。

“白云长满目,芳草自知心”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感情,白云和芳草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然的亲切与温暖,同时也暗示出诗人内心的柔软与细腻。最后一句“山色连东海,相思何处寻”将思绪升华,把对友人的思念与自然的浩瀚结合在一起,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之苦,令人感慨万千。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沉的乡愁与友情的珍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无论行远近:无论你走的路途有多远。
    2. 归向旧烟林:你总会回到那熟悉的烟雾缭绕的森林。
    3. 寥落人家少:这里的人家稀少,显得宁静。
    4. 青冥鸟道深:青色的天空映衬着深邃的小路,象征着自由与遥远。
    5. 白云长满目:白云在眼前飘荡,似乎无尽无休。
    6. 芳草自知心:芳草自有它的情感,象征着自然的灵性。
    7. 山色连东海:山的颜色延伸至东海,显得辽阔。
    8. 相思何处寻:我的思念又该去哪里寻找呢?
  • 修辞手法:诗中采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白云和芳草被赋予了情感,使得自然景物更具生机和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自然与情感的交融。

意象分析:

  • 白云:象征自由与辽阔的胸怀。
  • 芳草:象征温柔与深情的寄托。
  • 山色:象征着壮丽与宁静。
  • 东海:象征远方的思念与追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无论行远近”指的是什么?

    • A. 远行的路程
    • B. 归乡的心情
    • C. 旅行的目的地
  2. “芳草自知心”中的“自知心”意指?

    • A. 草的生长
    • B. 草的情感
    • C. 草的芬芳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皇甫冉的《送庐山人归林虑山》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山水之美,但皇甫冉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而王维则强调了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朝谒归省文书 和谢惠计院二首 如梦令 其一 天宁长老新斋堂请转语 忆秦娥 解连环 贺新郎·汲水驱炎热 朝中措(和自昭韵) 出郊再用韵赋三解 满江红(二园花卉仅有海棠未谢,五用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黽字旁的字 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儿字旁的字 农中 老云头 卤字旁的字 烛结尾的成语 角奔 比肩而事 单耳刀的字 年来 手不辍卷 好为人师 头雁 岁开头的成语 木字旁的字 追远慎终 饿虎饥鹰 包含抹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