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5:48
送魏中丞还河北
(作者:皇甫冉)
宁知贵公子,本是鲁诸生。
上国风尘旧,中司印绶荣。
辛勤戎旅事,雪下护羌营。
你难道知道这位贵公子,其实是鲁国的读书人吗?
他在上国经历了风尘的旧事,现在中司的职位和荣华富贵都在他的手中。
他辛勤地忙于戎旅之事,雪花飘落在保护羌族营地的时光里。
《鲁》指的是古鲁国,与儒家文化密切相关,鲁国的读书人往往以礼义为重,强调教育和道德修养。诗中提到的“贵公子”与鲁诸生形成对比,反映了士人阶层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皇甫冉,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常以写人写景见长,善于表达士人的志向与情感。他的诗风简洁而富有内涵,常常在历史背景下探讨个人命运。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国家统一、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以送别的方式,抒发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士人对国家、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
《送魏中丞还河北》以送别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魏中丞的深切祝福与感慨。首句“宁知贵公子,本是鲁诸生”,以出人意料的反转,揭示了魏中丞并非如外界所想的那样只是一位显赫的贵族,而是出自儒家教育背景的读书人。这种身份的揭示,既体现了对朋友深厚的理解,也反映了士人对社会地位的复杂认知。
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上国风尘旧”与“中司印绶荣”的对比,表现出魏中丞在权力中心的波折与荣耀。这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描绘,也暗示了在政治风云变幻中,士人的命运和理想可能会有怎样的冲突与抉择。最后一句“辛勤戎旅事,雪下护羌营”则呼应了前文,彰显了魏中丞在国家事务中所付出的努力与牺牲,透露出对他未来的期盼和祝福。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告别,又有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歌通过对个体命运与社会角色的探讨,传达出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盼。
“贵公子”在诗中指的是:
A. 皇室成员
B. 富贵青年
C. 读书人
D. 武将
诗中提到的“鲁诸生”指的是:
A. 读书人
B. 军人
C. 商人
D. 官员
诗中“辛勤戎旅事”主要表达了:
A. 对旅行的向往
B. 对军旅生活的描述
C. 对士人文化的追求
D. 对家乡的思念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送魏中丞还河北》的诗意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