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4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48:03
奉陪侍中游石笋溪十二韵
作者:卢纶 〔唐代〕
朝日照灵山,山溪浩纷错。
图书无旧记,鲧禹应新凿。
双壁泻天河,一峰吐莲萼。
潭心乱雪卷,岩腹繁珠落。
彩蛤攒锦囊,芳萝袅花索。
猿群曝阳岭,龙穴腥阴壑。
静得渔者言,闲闻洞仙博。
欹松倚朱幰,广石屯油幕。
国泰事留侯,山春纵康乐。
间关殊状鸟,烂熳无名药。
欲验少君方,还吟大隐作。
旌幢不可驻,古塞新沙漠。
清晨的阳光照耀着灵山,山间溪流浩浩荡荡,错落纵横。古老的书籍中没有关于这里的记载,鲧和禹的治水也许是新开凿的。双壁飞流如天河泻下,一座山峰仿佛吐出莲花的花萼。潭水中心翻卷着纷乱的雪花,岩石的腹中珠光灿烂。色彩斑斓的蛤蜊聚在锦囊里,芳香的藤萝缠绕着花索。猴群在阳光下曝晒的山岭上,龙穴则散发出阴冷的气息。这里静谧得连渔者也在低声交谈,闲暇时听说洞中有仙人游玩。倾斜的松树倚着红色的帷帐,宽广的石头上积聚着油幕。国家安定,事情都留给留侯,山中春色让人心情愉悦。鸟儿形态各异,姿态优美,盛开的无名药草令人陶醉。若想验证少君的方剂,便再吟咏大隐士的作品。旌旗和幢盖无法停留,这里曾是古塞的沙漠。
作者介绍:卢纶,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以山水田园诗闻名,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一次陪伴侍中游览石笋溪的过程中创作,诗中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反映了唐代士人的闲适生活和对山水的向往。
《奉陪侍中游石笋溪十二韵》以清晨的灵山溪流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的开头,以“朝日照灵山,山溪浩纷错”引入,营造出一种清新、明朗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如“双壁泻天河,一峰吐莲萼”,将山水的壮丽与灵动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中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通过这些景象传达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比如“国泰事留侯,山春纵康乐”一句,表达了对国家安宁和春日美好的向往,也反映出诗人对社会政治的关注。整首诗在描绘山水之美的同时,透出了一种哲思,诗人与自然的对话和内心的沉思,形成了诗歌的深度与广度。
此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潭心乱雪卷”中形象地比喻出水流的急促,增强了诗的动感;“猿群曝阳岭,龙穴腥阴壑”则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的两面性,既有阳光明媚,也有阴暗幽深,彰显出自然界的复杂与多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对国家安宁的期盼,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唐代士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鲧”和“禹”分别代表什么?
诗中“潭心乱雪卷”所描绘的意象是什么?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奉陪侍中游石笋溪十二韵》,并激发对唐代诗歌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