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金陵有见》

时间: 2025-05-02 18:59:03

诗句

金陵多好景,一见便繁华。

杨柳三春态,芙蓉四季花。

池涵云影布,楼得月轮斜。

谁觉心中事,綦巾忆旧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59:03

原文展示:

金陵多好景,一见便繁华。
杨柳三春态,芙蓉四季花。
池涵云影布,楼得月轮斜。
谁觉心中事,綦巾忆旧家。

白话文翻译:

金陵的美景真是多,一眼望去便是繁华的景象。
春天的杨柳轻盈摇曳,四季的芙蓉花竞相开放。
池塘中倒映着云影,楼阁下的月亮斜挂。
谁能觉察心中的思绪,只能在裹着旧巾的怀念中想起故乡。

注释:

  • 金陵:古时南京的别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 杨柳:指春天的杨柳,象征生机与柔美。
  • 芙蓉:即荷花,寓意美丽与清新。
  • 池涵云影:池水映照着云的影子,表现自然的和谐美。
  • 楼得月轮斜:表示月光照在楼阁上,形成斜影,描绘了夜景的静谧。
  • 綦巾:一种旧式的头巾,象征着对家乡的怀念。

典故解析:

金陵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城市,曾是六朝古都,文化底蕴深厚。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绘金陵的美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繁华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杨柳和芙蓉分别代表春天和四季的美丽,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繗,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作者游览金陵时所作,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这座城市的喜爱与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金陵有见》是一首描绘金陵美景的诗作,短小精悍却意境深远。诗人从自然景观入手,描绘了金陵的春日景象:杨柳、芙蓉、池塘和楼阁,整体氛围显得宁静而美丽。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金陵的繁华与雅致。尤其是“池涵云影布,楼得月轮斜”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水面上的云影与楼阁下的月光,展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情态。最后一句“谁觉心中事,綦巾忆旧家”则转入抒情,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形成了情景交融的效果,给读者以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金陵多好景,一见便繁华。”:金陵的美景让人一眼望去就感受到繁华的气息。
    • “杨柳三春态,芙蓉四季花。”:春天的杨柳和四季的荷花共同构成美丽的画面。
    • “池涵云影布,楼得月轮斜。”:池塘映照着云的影子,楼阁下的月亮呈现出斜影,营造出宁静的夜景。
    • “谁觉心中事,綦巾忆旧家。”:在美景中,作者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金陵的美景与繁华相联系,增强了景象的直观感受。
    • 对仗:如“杨柳三春态,芙蓉四季花”,工整且富有韵律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金陵繁华美景的赞美与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分析:

  • 金陵:象征繁华与历史文化。
  • 杨柳: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柔美。
  • 芙蓉:象征美丽与清新。
  • 池塘与云影:象征宁静与和谐。
  • 月光:象征思念与怀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金陵是哪个城市的别称? A. 北京
    B. 上海
    C. 南京
    D. 西安

  2. “池涵云影布”描绘的是哪个自然现象? A. 雨
    B. 风
    C. 云影
    D. 日落

  3. 诗中提到的“綦巾”最能代表什么? A. 对故乡的怀念
    B. 对金陵的赞美
    C. 对朋友的思念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1. C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情,展现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而《金陵有见》则更强调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出游子在繁华中难以抑制的乡愁。两首诗在意象上都有水与月的意象,但各自的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前者更为悠远,后者则更具人情味。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中秋同何大复望月 长安宫女行 南山有虎北山有鸟行寄对山康先生 玄明宫行 探莲曲 弄玉篇 登代郡城晚眺 戊寅中秋初度月下作 柳絮 过鹤汀侍读斋以董文敏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小车 穴宝盖的字 舟字旁的字 飞文染翰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利出一孔 皇号 韋字旁的字 大得人心 率土同庆 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膏粱纨裦 包含部的词语有哪些 马字旁的字 激贪厉俗 音字旁的字 弱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