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清平乐》

时间: 2025-04-26 13:21:36

诗句

阿朗去日。

不道长为客。

底事桐庐无处觅。

却得广州消息。

江头一只兰船。

风雨湘妃庙前。

死恨无情江水,送郎一去三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1:36

原文展示:

阿朗去日。不道长为客。底事桐庐无处觅。却得广州消息。江头一只兰船。风雨湘妃庙前。死恨无情江水,送郎一去三年。

白话文翻译:

阿朗离去的日子已经不短,却不知他在外漂泊成了何等的客人。为什么桐庐再也找不到他的身影呢?而如今却传来了广州的消息。江边有一只兰船,在风雨中停泊在湘妃庙前。无情的江水让我心中充满了对他的思念,送走了他已经三年了。

注释:

  • 阿朗:指的是诗中人所思念的爱人或朋友。
  • 桐庐:地名,位于今浙江省,古代以风景秀丽著称。
  • 广州:南方主要城市,代表着远方的消息。
  • 湘妃庙:供奉湘妃的庙宇,常与爱情、离别相联系。
  • 兰船:兰船象征着美好、清雅的事物,可能代表思念和等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邵某,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人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诗作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思念,反映了宋代的社会背景,尤其是离别情感的普遍性。

诗歌鉴赏:

《清平乐》是一首充满思念与离愁的词作,诗中通过描绘阿朗的离去和对其的思念,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诗人以“阿朗去日”开篇,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离人的怀念与无奈。随着诗句的推进,桐庐的“无处觅”与广州的“消息”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思念的复杂与无奈,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现状的无可奈何。

后面的“江头一只兰船”则使人联想到江水的流动与兰船的静止,形成了鲜明的意象对比,表现出诗人心中对爱人的期盼与对现实的失落。湘妃庙作为背景,增添了离别的哀愁,暗示着爱情的悲剧性。

整首词在音韵上也颇具和谐感,尤其是“风雨湘妃庙前”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也暗示了内心的苦闷。结尾“送郎一去三年”更是将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三年的时间等待无异于一种无尽的折磨,尽显对爱情的忠贞与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阿朗去日”:阿朗远走的日子已经过去。
  2. “不道长为客”:不知他在外漂泊成了何等的客人。
  3. “底事桐庐无处觅”:为什么在桐庐找不到他的身影呢?
  4. “却得广州消息”:却得到了来自广州的消息。
  5. “江头一只兰船”:江边停泊着一只兰船。
  6. “风雨湘妃庙前”:在风雨中,停在湘妃庙前。
  7. “死恨无情江水”:无情的江水让我心中充满对他的思念。
  8. “送郎一去三年”:送走他已经三年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无情的江水,增强情感的表达。
  • 拟人:将江水描写为“无情”,使其具有情感色彩。
  • 对仗:如“江头一只兰船,风雨湘妃庙前”,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去爱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表现出一种浓重的离愁别绪。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阿朗:象征着思念与牵挂。
  • 兰船:象征着思念的纯洁和美好。
  • 湘妃庙:与爱情、离别相关的典故,增添了情感的厚度。
  • 江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无情,暗示着思念的难以承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阿朗离去后,诗人对他的感情是怎样的? A. 忘记 B. 思念 C. 轻视

  2. 哪个地点是诗中提到的? A. 杭州 B. 广州 C. 北京

  3. “风雨湘妃庙前”中的“风雨”象征了什么? A. 美好 B. 苦闷 C. 兴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李清照和邵某的作品,二者都表现了深刻的离别情感,但邵某的词更具江南特有的水乡意象和细腻的感伤,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了女性的柔情与坚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李清照与她的时代》

相关查询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二十三 道士步虚词 四 赋得集池鴈诗 春日离合诗 一 和刘仪同臻诗 拟咏怀诗 十九 仰和何仆射还宅怀故诗 乌夜啼 拟咏怀诗 二五 奉报赵王惠酒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左宜右宜 色字旁的字 黯开头的成语 非字旁的字 命蹇时乖 藷芋 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手字旁的字 輶德 擐甲执锐 喜誉 凝邈 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春风野火 送货上门 校明 比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