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咏史下·卫瓘》

时间: 2025-05-04 02:51:27

诗句

此座倾危不信人,此身便合去朝廷。

凌云莫道非真醉,直到身亡更未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51:27

原文展示:

此座倾危不信人,此身便合去朝廷。
凌云莫道非真醉,直到身亡更未醒。

白话文翻译:

这座权势的宝座不值得相信,
我这身躯也该离开朝廷。
不要说我是在假装醉酒,
直到我死去仍然没有醒悟。

注释:

  1. 此座:指的是权势的宝座或者地位。
  2. 倾危:倾斜而危险,形容权势的不稳固。
  3. 不信人:不值得信赖的人,暗指当权者或朝廷。
  4. 此身便合去朝廷:我这个人应该离开朝廷。
  5. 凌云:高空,形容理想或志向。
  6. 莫道非真醉:不要说我不是醉酒状态。
  7. 直到身亡更未醒:直到我死去仍然没有醒悟,表达一种深沉的悲哀与无奈。

典故解析:

“凌云”常用于形容志向高远,与“醉”相结合,暗示虽然身处逆境,心中理想依然高远。“身亡未醒”则暗指一种无奈的自我麻痹,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与绝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普,宋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常表达对政治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在宋代,政治腐败、权臣当道的现象普遍,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失望与抗议,以及对理想与真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朝廷权势的质疑与对个人命运的反思,深刻揭示了诗人在权力中心的无奈与绝望。开篇“此座倾危不信人”,直接表达了对权力的不满和对人性的失望,紧接着“此身便合去朝廷”,则是一种果断的自我放逐,表现出一种对权势的不屑与拒绝。接下来的“凌云莫道非真醉”,既是对外界的回应,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整首诗在情感上由失望到自我解脱,最后以“直到身亡更未醒”收尾,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人在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之间,究竟该如何选择?诗人以醉酒作比,暗示即使身处困境,仍渴望超越现实,然而现实的无情又使得他感到深深的无奈与悲哀。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此座倾危不信人:表达了对权力中心的不信任与对其不稳固的认知。
    • 此身便合去朝廷:表明了诗人渴望逃离权力中心的决心。
    • 凌云莫道非真醉:强调即使在表面上看似醉酒,内心依然保持高昂的理想与追求。
    • 直到身亡更未醒:展现了一种对理想的执着与现实的无奈,暗示即使死亡也未能觉醒。
  2.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醉”比喻对现实的麻木,表达内心的苦闷。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3. 主题思想:整首诗揭示了对权力的失望与对理想的坚持,表现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挣扎。

意象分析:

  • 权势的宝座:象征着腐败与不信,暗示权力的虚幻与不可靠。
  • :象征着逃避现实与内心的麻木。
  • 身亡未醒:象征着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绝望,表现出深刻的悲剧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陈普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此座倾危不信人”中的“座”指的是?

    • A. 椅子
    • B. 权力
    • C. 王座
    • D. 宝座
  3. “直到身亡更未醒”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理想的执着
    • B. 对生活的满足
    • C. 对权力的向往
    • D. 对现实的逃避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也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个人理想的追求,二者都反映了诗人在逆境中的挣扎,但杜甫更加关注社会底层的困境,而陈普则侧重于权力中心的失望与个人的解脱。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宋代文学与社会》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思 次韵朱严州从李徽州乞牡丹三首 蟠龙岭 正月十日夜大雷震 甲辰除夜吟 余杭 富顺杨商卿使君曏与余相别于泸之合江,渺然 赣州明府杨同年挽歌词 除夜书怀 孙黄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靑字旁的字 绣斧之诛 望帝啼鹃 不知其详 市树 眇岁 神媛 建之底的字 招财纳福 包含右的成语 酾浚 展其骥足 工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包含排的成语 累害 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