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2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1:35
夷甫登朝日月昏,
争知安石亦深源。
当时赤子何无禄,
直自高曾误到孙。
谢安在朝中,以至高的地位和深厚的才华,谁能知道他也是出自深厚的根基呢?当时的年轻人为什么没有得到功名利禄,直至高曾误了后代的孙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谢安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以其才智和品德著称。本诗提及的“赤子”反映了对后辈的寄托与失落感,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无情和个人努力的局限。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虽然具体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与思考,常以古人事迹为借鉴,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时代背景下政治动荡,士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借鉴,成为诗歌的重要主题。通过对谢安的描写,陈普表达了对当时政局的无奈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谢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理解。开篇“夷甫登朝日月昏”以极具画面感的语句展现了朝政的混乱与不明,谢安虽然身处高位,却如同月亮在昏暗中闪烁,显得孤独而无奈。
接下来的“争知安石亦深源”,让人意识到即使是才子谢安,背后也有深厚的历史积淀,表现出对历史渊源的敬畏。诗的后两句则转向对后辈的感慨,表现出对年轻人的关心与期待,同时也反映出对他们未能获得功名的惋惜。
整首诗在表达个人的无奈与对历史的感慨中,融入了对前辈的敬仰,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情感网。陈普通过这首诗,成功地将历史与个人命运相结合,让人产生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表现出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对历史渊源的敬畏,揭示了历史中个人努力与命运的复杂关系。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构建了情境,也深刻地反映了历史、命运与个人努力之间的关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夷甫”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赤子”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安石”是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