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咏史下·谢安》

时间: 2025-05-07 07:21:35

诗句

夷甫登朝日月昏,争知安石亦深源。

当时赤子何无禄,直自高曾误到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1:35

原文展示

夷甫登朝日月昏,
争知安石亦深源。
当时赤子何无禄,
直自高曾误到孙。

白话文翻译

谢安在朝中,以至高的地位和深厚的才华,谁能知道他也是出自深厚的根基呢?当时的年轻人为什么没有得到功名利禄,直至高曾误了后代的孙子。

注释

字词注释:

  1. 夷甫:指谢安,字夷甫。
  2. 朝日月昏:形容朝廷的朝政混乱。
  3. 安石:指谢安,字安石。
  4. 赤子:指年轻人或后辈。
  5. 无禄:没有得到功名利禄。
  6. 高曾:指高祖,文中可能指代谢安的先辈。

典故解析:

谢安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以其才智和品德著称。本诗提及的“赤子”反映了对后辈的寄托与失落感,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无情和个人努力的局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虽然具体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与思考,常以古人事迹为借鉴,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时代背景下政治动荡,士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借鉴,成为诗歌的重要主题。通过对谢安的描写,陈普表达了对当时政局的无奈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谢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理解。开篇“夷甫登朝日月昏”以极具画面感的语句展现了朝政的混乱与不明,谢安虽然身处高位,却如同月亮在昏暗中闪烁,显得孤独而无奈。

接下来的“争知安石亦深源”,让人意识到即使是才子谢安,背后也有深厚的历史积淀,表现出对历史渊源的敬畏。诗的后两句则转向对后辈的感慨,表现出对年轻人的关心与期待,同时也反映出对他们未能获得功名的惋惜。

整首诗在表达个人的无奈与对历史的感慨中,融入了对前辈的敬仰,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情感网。陈普通过这首诗,成功地将历史与个人命运相结合,让人产生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夷甫登朝日月昏:描述谢安在朝中高位,朝政混乱,暗示政治环境的复杂。
  2. 争知安石亦深源:表明谢安的才华与地位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积淀。
  3. 当时赤子何无禄:对当时年轻人未能获得功名的惋惜,表达对后辈的关心。
  4. 直自高曾误到孙:暗示历史的无情与个人命运的悲剧,可能是对后辈的警醒。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谢安与“日月”相提并论,暗示其才华的光辉与朝政的昏暗。
  • 对仗:全诗采用对仗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 反讽:通过对“赤子”的描述,反映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表现出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对历史渊源的敬畏,揭示了历史中个人努力与命运的复杂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朝日月昏:象征着政治的混乱与无明。
  2. 安石:象征着才华与深厚的历史背景。
  3. 赤子:象征年轻人,承载着对未来的希望与失落。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构建了情境,也深刻地反映了历史、命运与个人努力之间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夷甫”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谢安
    • C. 杜甫
  2. 诗中“赤子”指的是?

    • A. 年轻人
    • B. 老人
    • C. 孩子
  3. 诗中提到的“安石”是指?

    • A. 谢安
    • B. 陶渊明
    • C. 王羲之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登高》 - 杜甫
  2. 《早发白帝城》 -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与《咏史下·谢安》:两者都反映了历史与个人命运的关系,杜甫的作品更多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而陈普则侧重于对历史人物的反思和对当下的感慨。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3. 《历代诗人年谱》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山行为梅林司马赋四首 其一 南山行为梅林司马赋四首 其三 首春次安肃 登丛台 夜泊钱塘 南山行为梅林司马赋四首 青霞先生文集序 即目 郢自街西醉归马鞭坠失崔员外、起秘书…抒短章仰酬珍锡 自水口入茶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立结尾的成语 山字旁的字 雅结尾的成语 父字头的字 牛字旁的字 此界彼疆 晚节不保 易俗移风 眉舒目展 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千衲 水国 笏架 说雨谈云 荜路蓝蒌 谒庙 殳字旁的字 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