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0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06:38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大醉或伤生,不醉又伤情。
此事两难处,後先有重轻。
醉後失天地,余生底浮萍。
愁城不须攻,醉乡无此城。
大醉可能伤害生命,不醉又伤害感情。
这种情况真是两难,后来的事和先前的事情谁重谁轻难以分清。
醉后失去天地,余生如同浮萍。
愁苦的城池不必去攻打,醉乡根本没有这样的城池。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表达的情感和主题与古代文人对饮酒的思考密切相关,表现出对人生、感情和酒后状态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善于描写自然和生活中的细节。他的诗歌多关注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语言通俗易懂,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晚饮》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诗人通过饮酒这一行为,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在困境中寻求情感宣泄的无奈。
《晚饮》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杨万里借饮酒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了人生的两难与无奈。诗的开头便提出了醉酒可能对生命和情感造成双重伤害的矛盾,展现了诗人对饮酒的复杂态度。接着,诗人通过“醉後失天地,余生底浮萍”这句,形象地描绘了醉酒后的迷失状态,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未来的茫然。最后一句“愁城不须攻,醉乡无此城”则巧妙地将愁苦与醉乡对比,强调在醉酒中可以逃避现实的愁苦,似乎醉酒是唯一的解脱之法。这种对酒的依赖与逃避,实际上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情感的渴望,表现出一种深邃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怀。
逐句解析:
大醉或伤生,不醉又伤情。
诗人首先提出醉酒的两难,醉酒可能伤害身体,而不醉则会伤害感情,表明对饮酒的矛盾心理。
此事两难处,后先有重轻。
在这种两难的境地中,事情的先后、轻重难以分辨,表现了思考的复杂性。
醉后失天地,余生底浮萍。
醉酒后失去对世界的感知,余生如浮萍般漂泊无依,表达了对人生的迷茫和漂泊。
愁城不须攻,醉乡无此城。
愁苦的城池不必去攻打,醉酒的状态中并不存在这样的愁城,暗示对于现实的逃避。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饮酒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感情及其无奈的深刻理解,强调了在困境中人们对逃避和解脱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醉後失天地”意味着什么?
A. 迷失方向
B. 失去感情
C. 身体受损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赞美饮酒
B. 反思人生的两难
C. 描绘自然景色
“愁城不须攻,醉乡无此城”这句表达了什么?
A. 对愁苦的无奈
B. 对饮酒的赞美
C. 对战斗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晚饮》和李白的《月下独酌》都探讨了饮酒与情感的关系,但李白更强调孤独与高洁的情怀,而杨万里则更关注饮酒所带来的两难与无奈,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