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池》

时间: 2025-07-26 19:46:02

诗句

日落天泉暮,烟虚习池静。

镜潭明月辉,锦帻流霞景。

花摇仙凤色,云浮濯龙影。

欲识江湖心,秋来赋潘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9:46:02

原文展示

日落天泉暮,烟虚习池静。
镜潭明月辉,锦帻流霞景。
花摇仙凤色,云浮濯龙影。
欲识江湖心,秋来赋潘省。

白话文翻译

日落时分,天空映照着水泉的暮色,轻烟袅袅,池水显得格外宁静。
明亮的潭水映出皎洁的月光,锦绣的帷幕上流动着霞光的美景。
花朵摇曳着仿佛仙凤的色彩,浮云在水面上映出龙的影子。
如果想要理解江湖的心情,等到秋天来临时,再来赋诗给潘省吧。

注释

  • 天泉:指的是天空中的泉水,形容日落时的美景。
  • 习池:习,意为轻轻地,池,指池塘,整体意指池水的宁静。
  • 镜潭:像镜子一样平静的潭水。
  • 锦帻:锦制的帷幕,形容美丽的景色。
  • 仙凤: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美丽和高贵。
  • 濯龙影:洗涤或映照出龙的影子,象征力量与神秘。
  • 江湖心:指江湖的情感与志向,潘省是指潘江和潘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峤(约 694-754),字峤,号天池,唐代诗人。李峤在诗歌中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尤其在山水诗方面成就斐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时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哲思,通过描绘池塘的美景,表现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诗歌鉴赏

李峤的《池》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抒情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池塘景象。首句“日落天泉暮”,开篇即点明时间和地点,营造出一种暮色苍茫的氛围。随着日落,水面上漂浮的轻烟和宁静的池水,展现了一个超然的境界。接下来的句子“镜潭明月辉,锦帻流霞景”,通过“镜潭”与“锦帻”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池水的清澈与天空的绚丽,形成了一个完美的自然画卷。

诗中“花摇仙凤色,云浮濯龙影”两句,写出了池边花朵的鲜艳与天空云彩的飘逸,形成了花与云的美丽交融,象征着生机与灵动。最后一句“欲识江湖心,秋来赋潘省”则是诗人对江湖志向的思考,暗示着对未来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悟,表现出一种淡泊与哲理的情怀。

整首诗在宁静的自然背景中,融入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使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引发对自身心境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描绘夕阳西下,水面如镜,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第二句通过月亮的辉映和霞光的流动,进一步美化池塘的景色。
  • 第三句借用仙凤和龙的意象,赋予自然景物以神秘的色彩,表现出自然的灵动。
  • 最后一句表达诗人对江湖人生的思考,寓意深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镜潭”比喻清澈的水面。
  • 对仗:如“花摇仙凤色,云浮濯龙影”,展现了对称的美感。
  • 夸张:通过仙凤和龙的意象,渲染了自然的神奇。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池塘:象征宁静与和谐。
  • 月亮:象征纯洁与明亮。
  • 花朵:象征生命与美好。
  • 云彩:象征自由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镜潭”指的是什么? A. 鱼塘
    B. 清澈的水面
    C. 雨水

  2. “花摇仙凤色”中的“仙凤”象征什么? A. 美丽与高贵
    B. 平凡与简单
    C. 暴力与冲突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自然
    B. 江湖心
    C. 秋天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注重孤独与内心的寂静;而李峤的《池》则通过色彩与动感,展现了一种生机与希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峤诗集》

相关查询

人日兼立春小园宴 重送舒公 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庄应制 大唐封东岳朝觐颂附诗 景龙观送裴士曹 侍宴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奉和圣制途经华岳应制 武担山寺 咏礼部尚书厅后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乙字旁的字 陪笑 赤字旁的字 临渴穿井 沦贱 立刀旁的字 顺水行船 明器 集思广议 归之如市 高头讲章 兵车之会 小昮 弋字旁的字 户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