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1:0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1:05:50
奉和幸大荐福寺应制
作者:李峤
雁沼开香域,鹦林降綵旃。
还窥图凤宇,更坐跃龙川。
桂舆朝群辟,兰宫列四禅。
半空银阁断,分砌宝绳连。
甘雨苏燋泽,慈云动沛篇。
独惭贤作砺,空喜福成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寺庙环境。香气四溢的雁沼边,鹦鹉林中悬挂着五彩的幔帐。诗人仰望图案华美的凤宇,坐在飞跃的龙川之上。桂花的车队朝着众位帝王而去,兰花宫殿中呈列着四种禅意。半空中的银阁似乎要断裂,宝绳在不同的台阶之间相连。甘霖滋润着干涸的土地,慈祥的云彩在空中翻动着篇章。诗人感到惭愧,自己像一块磨刀石,虽然内心欢喜,但也只是空有一块福田。
李峤(约779年-830年),字梦符,号紫岩,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华阴,因博学多才,曾任职于朝廷,官至秘书省校书郎。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风光与佛教题材。
此诗写于唐代大荐福寺的应制,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佛教文化的推崇以及政权对宗教的重视。诗中交织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气息,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自身修养的反思。
李峤的《奉和幸大荐福寺应制》以其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寺庙氛围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和谐美好的宗教世界。开头的“雁沼开香域,鹦林降彩旃”引入了一个既有生机又充满宗教氛围的空间,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接下来的景象则更为壮丽,诗人通过“桂舆朝群辟”与“兰宫列四禅”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庄严、清净的氛围,并暗示着佛教的崇高与高洁。最后两句,诗人以“独惭贤作砺”自谦,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挣扎与追求,虽然感受到外界的美好,却也对自身的不足感到惭愧,体现了人们在追求精神世界时的自省与反思。整首诗不仅在景物描写上生动形象,更在情感表达上深刻而细腻,使人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与思考。
全诗以自然景观与宗教氛围为背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修养的反思。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诗人呈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感悟与追求,体现了唐代人文精神的丰富和深邃。
诗中描绘的“雁沼”代表什么?
A. 自然与宁静
B. 纷乱与喧嚣
C. 战争与冲突
诗人对自身的感觉是什么?
A. 骄傲自满
B. 感到惭愧
C. 无动于衷
“甘雨”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干旱
B. 恩泽与滋养
C. 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