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3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36:07
恰到杏花天,转头过禁烟。燕归才数日,蚕起又三眠。少智惭樗里,多材忆孟坚。功名且随分,无苦自咨煎。
正值杏花盛开的季节,转身就能看到禁烟的地方。燕子归来不过几天,蚕却已经开始蜕变三次。智力较少的我感到惭愧,想到孟坚的才华。功名就随缘分而去,不必为此而烦恼。
作者介绍:华岳,生平不详,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关注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的旅途中写成,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景色的赞美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这首《宣城道中》通过春天的自然景象,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感慨与哲思。诗的开头“恰到杏花天”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杏花盛开,象征着新的生命和希望。接着“转头过禁烟”,显示出自然界的变化与诗人对环境的细致观察。燕子的归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蚕起又三眠”则暗喻着生命的循环与时间的流逝。
在个人情感的表达上,华岳通过提及“少智惭樗里,多材忆孟坚”,表现了对自身才智的自省,与孟坚的对比更显得谦逊,体现了古代士人的自我认知和崇尚才华的精神。最后一句“功名且随分,无苦自咨煎”则是对功名的洒脱态度,强调顺其自然,不必为功名而劳神,这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豁达和对自身处境的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使用比喻和对偶,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美景与个人的思考,形成鲜明的对比。
主题思想:通过春天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对生命、时间、才华和功名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杏花”象征什么?
“少智惭樗里”中“樗里”指代的是?
作者对功名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宣城道中》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均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但王维的作品更倾向于宁静的禅意,而华岳则更注重对时间和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