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3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9:48
跃马上宣城,千山翠欲颦。
蕙风轻卷舌,樱雨细沾唇。
柳絮难驱腊,榆钱不买春。
何如浇一斗,烂醉石湖滨。
骑马来到宣城,远处千山的翠色仿佛在轻轻皱眉。
淡淡的蕙风轻轻拂过,樱花细雨轻轻沾湿了我的嘴唇。
柳絮难以驱散残冬的寒意,榆钱也无法换来春天的温暖。
不如倒上一斗酒,在石湖边痛痛快快地醉一场。
本诗未涉及明确的历史典故,但诗中提到的“石湖”可能是指某个著名的湖泊,象征着诗人向往的自由与洒脱的生活方式。
华岳,宋代诗人,性格豪放,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情景交融,追求自然和谐。
《宣城道中》写于诗人游历途中,表现了他对春天的向往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态度。
《宣城道中》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诗人的情感世界。诗中开头的“跃马上宣城”便勾勒出一幅骑马游历的画面,结合后面的“千山翠欲颦”,让人联想到诗人面对大自然的感受。远山的翠色仿佛在发愁,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接下来的描写中,蕙风和樱雨的描写增添了春天的细腻和温柔,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诗人的感知。而“柳絮难驱腊,榆钱不买春”更是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无奈,象征着人们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
最后一句“何如浇一斗,烂醉石湖滨”则是对现实的放弃和对自由的向往,借酒浇愁,体现出诗人洒脱的人生态度,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千山翠欲颦”意指:
A. 山色如绿
B. 山色显得愁苦
C. 山色明亮
D. 山色苍茫
“柳絮难驱腊”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渴望
B. 对冬天的怀念
C. 对生活的满足
D. 对自然的无奈
“何如浇一斗,烂醉石湖滨”中,诗人建议:
A. 认真工作
B. 痛快地喝酒
C. 旅游观光
D. 读书学习
《将进酒》与《宣城道中》均表现出对饮酒的洒脱态度,但李白更多的是豪情壮志,华岳则是对自然的细腻感受和对现实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