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9:01
寿楼春 寿词
作者: 朱祖谋 〔清代〕
称眉筵金瓯。是刘樊美眷,蓬阆仙俦。得似木公金母,紫芝丹丘。知福慧,曾双修。鼓瑟琴同心赓酬。又桂子传芳,桐枝茁秀,花甲庆初周。蟠桃熟,瑶池头。趁堂开昼锦,笺写银钩。为祝灵椿齐寿,八千春秋。招海鹤,来衔筹。恰近来移家瀛洲。待花烛重辉,双扶杖鸠歌好逑。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寿宴,像金色的酒杯一样美好。正如刘樊与美丽的伴侣,仿佛是天上的仙侣。希望能像木公与金母一样,享受长生不老的幸福,拥有如紫芝与丹丘般的美好福气。知道福气与智慧,曾经共同修炼。弹奏瑟琴,心心相印,互相酬唱。而桂花传递着芬芳,桐树枝繁叶茂,庆祝着花甲之年(六十岁)。蟠桃成熟,在瑶池之畔。趁着日间的灯火辉煌,写下祝福的诗句。愿祝福灵椿(长辈)健康长寿,八千春秋(寓意长久的岁月)。召唤海鹤,来衔着筹码(表示喜庆)。正好是家迁至瀛洲(传说中的长生之地)。等待花烛重燃,双双扶着拐杖,唱着幸福的歌谣。
朱祖谋,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描写生活中的美好与祝福,风格清新脱俗,常以典雅的辞藻表达深厚的情感。
此诗创作于对长辈的祝寿之际,表达了对长辈健康长寿的祝愿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清代社会对家族与长辈的重视以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寿楼春 寿词》是一首充满祝福与美好愿望的诗作,诗中融入了丰富的文化意象和深厚的情感,体现了对生命、幸福以及长久关系的珍视。开篇以“称眉筵金瓯”引入,便奠定了欢庆的基调,象征着珍贵而美好的生活。接着提到的“刘樊美眷”,不仅是对美好陪伴的向往,也是对理想人际关系的描绘。诗中对“木公金母”的渴望,更是寄托了对长寿与幸福的追求。
诗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和对仗,使得意境更加优美。“鼓瑟琴同心赓酬”一句,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默契,体现了深厚的情感交流。而“桂子传芳,桐枝茁秀”则通过自然意象传达出生命的繁茂与美好,寓意着长辈的长寿与繁荣。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不仅展现了对长辈的祝福,也传递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家庭与人际关系的重视,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意义。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对长辈的祝寿与祝福,表达了对长寿与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和对美好人际关系的追求。通过丰富的意象与优美的辞藻,传达出深厚的情感与文化内涵。
这些意象不仅富有诗意,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寓意,展现了中华文化中对生命与幸福的追求。
“称眉筵金瓯”中的“金瓯”象征什么?
A. 珍贵的生活
B. 平凡的日子
C. 冒险的旅程
诗中提到的“蟠桃”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长寿
C. 权力
“鼓瑟琴同心赓酬”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和谐与默契
C. 争吵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同一主题下的不同风格与表达方式,丰富了对寿词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