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1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19:03
原文展示:
题林氏学海楼 徐玑 〔宋代〕
长江欲趋海,日夜不肯休。 终然至海后,大小同一流。 君家学海名,旧着江上楼。 取义诚在斯,终始志欲侔。 云门接沧波,碧玉浩远游。 一瞬便可得,垂则良易求。 兹道无小成,勉矣归藏修。
白话文翻译:
长江水流向大海,日夜不停歇。 最终到达大海后,无论大小都汇成一流。 你家的学海楼,历史悠久,位于江边。 追求真理确实在这里,始终如一的志向。 云门连接着广阔的波涛,碧玉般的广阔远游。 瞬间便可领悟,长期坚持则更容易实现。 这条道路没有小成就,努力吧,回归到学习和修养中去。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玑(生卒年不详),字子美,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玑为林氏家族的学海楼所作,赞美了学海楼的学问氛围和林氏家族对学问的追求。诗中通过长江流向大海的比喻,强调了学问的深广和不断追求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长江流向大海的自然景象,比喻学问的深广和不断追求的重要性。诗中“长江欲趋海,日夜不肯休”描绘了长江水日夜不息地流向大海的壮丽景象,象征着学问的追求永无止境。接着,诗人提到林氏家族的学海楼,强调了学问的追求需要始终如一的志向。最后,诗人鼓励读者努力学习,回归到学习和修养中去,体现了对学问的尊重和对追求学问者的鼓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学问的追求和不断学习的重要性。通过长江流向大海的比喻,诗人强调了学问的深广和永无止境的追求,鼓励读者始终如一地追求学问,努力学习和修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长江欲趋海”比喻的是什么? A. 学问的深广 B. 学问的追求 C. 学问的终极目标 D. 学问的汇聚之地
诗中提到的“学海楼”位于哪里? A. 海边 B. 江边 C. 山边 D. 湖边
诗中“终始志欲侔”强调的是什么? A. 学问的深广 B. 学问的追求 C. 始终如一的志向 D. 学问的汇聚之地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