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村居》

时间: 2025-07-30 19:35:06

诗句

雾树溟潆叫乱鸦,湿云初变早来霞。

东风已绿先春草,细雨犹寒后夜花。

村艇隔烟呼鸭鹜,酒家依岸扎篱笆。

深居久矣忘尘世,莫遣江声入远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9:35:06

原文展示:

村居
作者: 郑板桥 〔清代〕

雾树溟潆叫乱鸦,
湿云初变早来霞。
东风已绿先春草,
细雨犹寒后夜花。
村艇隔烟呼鸭鹜,
酒家依岸扎篱笆。
深居久矣忘尘世,
莫遣江声入远沙。

白话文翻译:

在雾气弥漫的树木间,乱叫的乌鸦声此起彼伏;湿润的云层开始变化,映出早晨的霞光。春风已经使草地变绿,细雨依旧让夜里的花显得寒冷。村里的小船在烟雾中呼唤着鸭子和水鸟,酒家依岸边扎起了篱笆。我在这偏僻的村庄深居久矣,早已忘却了尘世的烦恼,不要让江水的声音打扰我在这宁静的沙滩。

注释:

  • 雾树:指被雾气笼罩的树木。
  • 溟潆:溟,深邃;潆,水波荡漾,形容雾气弥漫的状态。
  • 叫乱鸦:指乌鸦叫声杂乱。
  • 湿云:潮湿的云。
  • 东风:春风,象征春天的到来。
  • 绿先春草:春草已开始发芽变绿。
  • 细雨犹寒:细雨仍带着寒意。
  • 村艇:村里的小船。
  • 鸭鹜:指鸭子和水鸟。
  • 扎篱笆:在岸边搭建篱笆,表示农家生活。
  • 深居久矣:长期居住在偏僻的地方。
  • 忘尘世:忘却世俗的烦恼。
  • 江声入远沙:江水的声音传入远处的沙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板桥(1693年-1765年),名燮,字板桥,号板桥居士,晚号郑侠,江苏扬州人,清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他以其独特的个性和艺术风格著称,尤其以“板桥体”书法闻名。郑板桥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反映乡村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村居》写于郑板桥晚年,正值清代中期,那时社会的动荡和繁华的城市生活让许多人渴望回归自然、寻找心灵的宁静。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烦恼的逃避。

诗歌鉴赏:

《村居》是一首描绘乡村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世界的诗作。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生动的乡村图景,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的生机。前四句通过描写雾树、湿云和春草,传达出早春时节的清新氛围和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而后四句则转向描绘村庄的生活,既有村艇的恬静,又有酒家的温暖,这种乡村的安宁与自然的和谐,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此外,诗中蕴含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逃避,最后两句尤其明显,表达了深居于村的心态,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洒脱和对尘世纷扰的淡然。整首诗的意境清幽,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世间纷扰的超脱,体现了郑板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雾树溟潆叫乱鸦:描绘早晨的雾气弥漫,乌鸦在树间叫唤,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
    2. 湿云初变早来霞:湿润的云彩开始变换,映照出早晨的霞光,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
    3. 东风已绿先春草:春风吹拂,草地渐渐变绿,表现春天的生机。
    4. 细雨犹寒后夜花:细雨依旧带着寒意,晚上的花朵似乎还未完全苏醒,传达出春天的微寒。
    5. 村艇隔烟呼鸭鹜:村里的小船在烟雾中呼唤着鸭子,表现出乡村的宁静与和谐。
    6. 酒家依岸扎篱笆:酒家依偎在河岸边,搭起篱笆,展现出村庄的生活气息。
    7. 深居久矣忘尘世:长期居住在乡村,诗人早已忘却了繁华的尘世。
    8. 莫遣江声入远沙:希望江水的声音不要打扰到自己的宁静,流露出对安静生活的珍视。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湿云初变早来霞,东风已绿先春草”,前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如“村艇隔烟呼鸭鹜”,将小船拟人化,增加生动性。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相结合,形成丰富的意象。
  •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反映出对尘世纷扰的淡然态度。诗人通过描绘美丽的春天和宁静的村庄,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意象分析:

  • 雾树:代表自然的神秘与朦胧,象征着诗人的内心宁静。
  • 湿云:象征春天的变化与生命的复苏。
  •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希望。
  • 细雨:代表春天的温柔与寒意,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 村艇:象征乡村生活的安宁与和谐。
  • 酒家:代表人间的温暖和生活的乐趣。
  • 江声:象征着生活的纷扰与诗人内心的渴望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村居》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郑板桥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东风已绿先春草”意指什么?

    • A. 春天的结束
    • B. 春草已经变绿
    • C. 秋天的到来
    • D. 夏天的气息
  3. 诗中“深居久矣忘尘世”的意思是?

    • A. 诗人喜欢城市生活
    • B. 诗人早已忘记尘世的烦恼
    • C. 诗人对尘世充满向往
    • D. 诗人希望去旅行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郑板桥的《村居》与王维的《鹿柴》都是描绘自然与乡村生活的诗作。郑板桥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村庄的宁静,而王维则通过山水意象表现诗人内心的恬淡与超脱。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淡然,但各有侧重,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郑板桥传》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乡村与自然:古诗中的意象分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梅花引 其一 效万俟雅言,寄淇泉学使 梅花引 梅花引·梅亭别 梅花引·裁征衣 梅花引·千里月 梅花引 吴豹军属题其太夫人遗像 梅花引 红梅 梅花引 梅花引 同张仲经杨飞卿赋青梅 梅花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民不畏死 埽眉才子 比字旁的字 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顾慕 弋字旁的字 生字旁的字 寓贬于褒 顾临 一切之权 芟夷大难 山字旁的字 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罪魁祸首 心字底的字 量兵相地 这早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