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1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17:30
作者: 李岳瑞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芳事阑珊极。更何堪几番风雨,几番摧抑。
似绣园林谁管领,祗恨长幡无力。
但一任封姨狼藉。零落国香无人问,
剩浮花浪蕊争春色。鹃啼苦,落英积。
玉箫声里流年掷。遍天涯濛濛飞絮,
绿愁红恻。沧海沈沈碧云暮,
梦里难忘故国。问谁侍东皇案侧。
陶令门前垂垂柳,折腰支移傍章台植。
阑干外,月华白。
芳香的事物已经渐渐消逝。经历了几番风雨,几次打击,
如同绣花的园林却无人打理,只恨长长的旗帜无力飘扬。
只能任由封姨(指孤独、失落的女子)随意打理,
国香(指古国的美好)已经凋零,无人问津,
剩下的只是浮花和浪蕊争夺春天的色彩。杜鹃悲鸣,落花堆积。
在玉箫的声响中,流年似乎无情地被掷弃。
四处飞扬的柳絮,带来淡淡的愁苦与红色的伤感。
沧海沉沉,碧云如暮,
梦中难以忘却故国的情怀。谁能侍奉东皇的案边?
陶渊明门前的柳树,低头依偎在章台的植株旁。
栏杆外,月光如水,洁白无瑕。
作者介绍: 李岳瑞,清代诗人,才华横溢,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国的思念,背景中也隐含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哀伤。
《金缕曲》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失落与怀念的场景,诗人开篇便通过“芳事阑珊极”引入,表达了对往日美好事物的追忆,随之而来的“几番风雨”则暗示了人生的艰难与波折。诗中对“绣园林”的描写,运用了生动的意象,象征着曾经的繁华与如今的荒凉,令人不禁感到惋惜。
在后面的描述中,诗人通过“鹃啼苦”和“落英积”来传达内心的悲伤,杜鹃的哀鸣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令人倍感沉重。最后,诗人以“梦里难忘故国”结束,使整个诗篇在情感上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既有对过去的缅怀,也有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极为考究,月华、飞絮、国香等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故乡的深沉思念。诗中所展现的情感深邃而复杂,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极具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逝去美好的怀念与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在风雨人生中的孤独与无奈。
诗词测试:
《金缕曲》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长幡”象征什么?
诗中“鹃啼苦”的意象传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金缕曲》更侧重于对失去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而《静夜思》则更侧重于孤独与对亲人的思念。两者都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但在情感的表达上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