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喜迁莺·清明节》

时间: 2025-05-06 03:00:36

诗句

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

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

花色融,人竟赏,尽是绣鞍朱鞅。

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0:36

原文展示:

喜迁莺·清明节
作者: 薛昭蕴 〔唐代〕

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
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
花色融,人竟赏,尽是绣鞍朱鞅。
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

白话文翻译:

在清明节这一天,天气晴朗,正是得意的好年景。
马儿在湿软的泥地上显得骄傲,马鞍上铺着华丽的锦缎,我的香袖半遮着鞭子。
花香四溢,人们纷纷前来赏花,尽是绣有华丽鞍子的红马。
夕阳西下,无法再留恋,归途上草色迷蒙,烟雾缭绕。

注释:

字词注释:

  • 清明:指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象征春季的清新和明亮。
  • 得意:意指心情愉悦,顺利得意。
  • 马骄:形容马儿精神饱满,骄傲昂扬。
  • 锦:指华丽的丝织物。
  • 香袖:指带有香气的袖子,形容衣服的华美。
  • 鞭:这里指马鞭,骑马时使用的工具。
  • 绣鞍:指绣有花纹的马鞍。
  • 朱鞅:指红色的马,常用于形容骏马。
  • 留连:指留恋不舍。
  • 草和烟:指草色和烟雾交融的景象。

典故解析: 本词没有特别的典故,但清明节本身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寓意扫墓和春游,反映了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和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昭蕴,唐代女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在唐代诗人中独树一帜,以细腻的情感和鲜明的意象著称。她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喜迁莺·清明节》创作于春暖花开的清明时节,正值春游的好时光。诗人在这个节日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对生命的思考,反映了人们在追求快乐和享受生活时的心情。

诗歌鉴赏:

《喜迁莺·清明节》是一首描写清明节气氛的词,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清明时节的自然美和人们欢庆的景象。开篇便以“清明节,雨晴天”引入,展现出春天的气息,雨后的晴天更显得清新明朗,正与清明节的主题相呼应。接着,诗人描写骏马在柔软的泥地中骄傲地行走,体现出马的生机与活力,给人一种生动的视觉感受。

“香袖半笼鞭”一句,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传达出骑马时的优雅与从容。接下来的“花色融,人竟赏”更是将赏花的人们与绚丽的花卉紧密相连,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在春天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最后一句“归路草和烟”则带有一点淡淡的伤感,夕阳西下,归途的草色和烟雾交织在一起,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整首词既有春日的欢快氛围,又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留恋,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场景描绘,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描述清明节的天气,晴朗的气候恰逢美好年华,心情愉悦。
  • “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马儿骄傲地行走在柔软的泥地上,穿着华丽的锦缎,骑者手中持着香气四溢的鞭子,展现出骑马的风采。
  • “花色融,人竟赏,尽是绣鞍朱鞅。”:花儿的色彩交融吸引着人们前来观赏,众多骑者皆骑着装饰华丽的红马,形成一幅美丽的春日图景。
  • “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夕阳西下,无法再留住这美好的时光,归途上草色和烟雾交织,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惆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马骄”比喻盛春的生机与活力。
  • 对仗:如“香袖半笼鞭”与“日斜无计更留连”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形象描绘: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场景生动呈现,增强了读者的代入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清明节春游的喜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夹杂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明:象征生机与希望。
  • 马:象征自由、活力和骄傲。
  • 花色:象征美好与春天的繁荣。
  • 草和烟:象征归路的迷茫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清明节是哪个季节的节日?

    • A. 春季
    • B. 夏季
    • C. 秋季
    • D. 冬季
  2. 诗中“香袖半笼鞭”描绘的是哪种场景?

    • A. 游园
    • B. 骑马
    • C. 赏花
    • D. 归路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留恋
    • C. 伤感
    • D. 希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夜喜雨》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杜甫与薛昭蕴的作品都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但杜甫更侧重于自然的细腻描绘与社会的忧虑,而薛昭蕴则更注重个人情感与春游的欢愉,体现出女性诗人的独特视角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女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门有车马行 渭滨操 傅岩操 己未九日,对菊大醉,戏作四首 次广西省朱郎中熙见寄韵(二首) 清明独坐 饮谢氏东园 横溪寓所 浦上寓所 江上樱桃甚盛而予寓所无有忽苏城友人惠一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耳字旁的字 慷慨激扬 市脔 万世之后 寸铁杀人 北匈奴 一鼓一板 没里没外 蕰崇 余开头的成语 爻字旁的字 谷字旁的字 包含踝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泄的成语 施施而行 无可比象 己字旁的字 舟字旁的字 咽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