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楼令·宫苑三首,叠前韵 其三》

时间: 2025-04-30 12:26:41

诗句

无语对空阶。

长门寂寞怀。

暗猜详、绿转黄回。

试问倾城何结果,娃馆去,马嵬哀。

桃李尽舆台。

群芳未易才。

顾昭阳、鸦影还来。

留得凋残金粉气,生面改,待谁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26:41

原文展示

南楼令·宫苑三首,叠前韵 其三
作者: 夏孙桐 〔清代〕

无语对空阶。长门寂寞怀。
暗猜详绿转黄回。试问倾城何结果,
娃馆去,马嵬哀。
桃李尽舆台。群芳未易才。
顾昭阳鸦影还来。
留得凋残金粉气,
生面改,待谁开。


白话文翻译

在空荡荡的台阶上无言以对,长门内心寂寞而忧怀。
暗自猜测,春绿渐渐转为秋黄。试问倾城之美,最终会有什么结果?
往日的娃馆已然离去,马嵬之事令人哀伤。
桃李花已尽落于舆台,群芳争艳却难以再现才华。
回首望去,昭阳的乌鸦影子又再出现。
留存的只有那凋零的金粉气息,
新的面貌已改变,究竟还期待谁来绽放?


注释

  • 无语对空阶:无言以对,形容失落与孤独。
  • 长门:指深闺,象征孤寂的环境。
  • 暗猜详:暗中揣测。
  • 倾城:形容女子的美貌。
  • 娃馆:古代女子的院落,特指佳人。
  • 马嵬:历史典故,指王朝悲剧,常用来象征爱情的悲惨结局。
  • 桃李:桃花和李花,此处指春天的花卉。
  • 昭阳:指昭阳殿,也是指美人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孙桐(约1640-约1710),清代诗人,字子和,号兰亭,江苏人。以词著称,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和自然风光,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其作品多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困扰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的变化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诗歌鉴赏

《南楼令·宫苑三首,叠前韵 其三》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对生活无常的感慨。全词以无言的对话开篇,空阶平台的孤独感使人顿生寂寞之情。紧接着,诗人将自然的变化与个人情感相结合,春天的绿意渐渐转为秋天的黄叶,暗示着生命的流逝与青春的消逝。

“试问倾城何结果”一语,诗人不仅在思考美的意义,同时也在探讨爱情的结局。马嵬的典故则是悲剧爱情的象征,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个人情感的深刻理解。桃李花的凋零与群芳未易才的描绘,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逝去与难以再现,反映出诗人对美的珍惜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最后,留存的“凋残金粉气”则在提醒人们,尽管时间带走了许多美好,但仍有希望的存在。整首词在感伤中透露出一丝希望,展现了诗人在面对人生无常时的哲学思考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无语对空阶:描绘孤独的情境,传递出一种失落感。
  2. 长门寂寞怀:长门象征深闺,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情感的压抑。
  3. 暗猜详绿转黄回:自然的景色变化引发内心的思索。
  4. 试问倾城何结果:对美的思考,暗示美丽与命运的无常。
  5. 娃馆去,马嵬哀:引用历史典故,揭示爱情的悲剧。
  6. 桃李尽舆台:美好的事物逐渐消逝。
  7. 群芳未易才:难以再现的才华,感叹世事的无常。
  8. 顾昭阳鸦影还来:回忆过去,带着一丝惆怅。
  9. 留得凋残金粉气:留存的只是曾经的美好。
  10. 生面改,待谁开:新生的面貌在等待谁的到来,寓意新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变化比作情感的起伏。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其更具生命力。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上严谨,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的变化与个人情感的交织,探讨了美与时光的流逝、爱情的悲剧及生命的无常,表达了对过往美好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空阶:象征孤独和寂寞。
  • 长门:代表封闭与内心的隐秘。
  • 绿转黄:自然的变化,象征时间的流逝。
  • 倾城:美的象征,暗指人世间的美好。
  • 马嵬:象征悲剧爱情的历史事件。
  • 桃李:春天的生机,象征青春和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长门”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深闺
    • C) 一座建筑
  2. “试问倾城何结果”中“倾城”指的是什么?

    • A) 城市
    • B) 美貌
    • C) 人生
  3. “马嵬”代表什么?

    • A) 美好的爱情
    • B) 悲剧的爱情
    •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

  1. B) 深闺
  2. B) 美貌
  3. B) 悲剧的爱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描绘美景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诗词对比

  • 夏孙桐 vs. 李清照:两位诗人都善于运用自然意象表达个人情感,但夏孙桐更注重历史感与哲理思考,而李清照则更具细腻的情感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夏孙桐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四牡夫子行役志思也二章 芝城寄女 其一 寄盛夫人 严先生钓台 颂古十一首 颂古十一首 颂古十一首 颂古十一首 颂古十一首 颂古十一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齿字旁的字 足字旁的字 自视甚高 彑字旁的字 梅粉 帷薄不修 乙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知其不可而为之 喢血 还鲊遗书 刚中柔外 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锦瑟华年 齐开头的成语 树墩 时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