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4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43:25
雕舆绣羽飒金风,晓发都城旭影红。
十部箫韶翻似海,三千车骑气如虹。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华丽的车马在朝霞中出发,气势如虹。车队如同翻滚的海浪,乐声悠扬,伴随着金风,显得格外壮观。
弘历,即清代乾隆皇帝(1711-1799),在位期间对文化、艺术有着深远影响,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皇帝。他的诗歌常以气势恢宏和描绘壮丽景色为主,兼具古典和个人风格。
此诗创作于乾隆时期,正值清朝鼎盛时期。诗中描绘的场景可能与当时的朝廷出征、庆典或巡视活动有关,表现出国家的繁荣与强盛。
这首诗以清晨的出发为主题,融合了气势与美感。首句以“雕舆绣羽”开篇,立即营造了华丽的画面,与“金风”形成鲜明对比,既有动感,又有生机。接着的“晓发都城”则指出了这一切发生的时刻与地点,令人感受到一种庄重的氛围。
中间两句通过乐声和车骑的描绘,展现出一种磅礴的气势,尤其是“翻似海”的比喻,生动地表现了乐声的波澜壮阔,仿佛波涛汹涌,让人心潮澎湃。同时,“气如虹”的比喻也进一步加强了这一壮观场景的视觉冲击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有声的狂欢,也有形的壮丽,显示出一种和谐的统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繁荣与文化兴盛的自豪感,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向往与祝福。
整首诗展现了清朝的繁荣盛景,表达了对国家兴盛的自豪与赞美,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诗中“雕舆绣羽”指的是什么?
A. 普通的车子
B. 华丽的车子
C. 破旧的车子
答案:B
“十部箫韶翻似海”中“箫韶”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舞蹈
C. 一种饮料
答案:A
诗中描绘的场景主要发生在什么时候?
A. 黄昏
B. 清晨
C. 正午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