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5:10
吹角出辕门,军中寂不喧。
塞鸿惊阵起,胡骑隔河屯。
箭劈秋云黑,旗摇落日昏。
腰间双剑在,犹未报君恩。
号角声在辕门外响起,军营中寂静无声。
戈壁的鸿雁惊飞而起,胡人的骑兵在河对岸驻扎。
箭矢划破秋天的阴云,旗帜在落日的余晖中摇曳。
腰间的双剑尚在,却仍未能报答君王的恩情。
本诗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塞鸿”常用于表达边塞的凄凉与孤独;“胡骑”则指代历史上与中原王朝对立的北方民族,表现出战争的紧张气氛。
作者介绍:童轩,明代诗人,生活在战乱时期。他的诗多描写边塞生活和军旅生涯,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时期,正值民族矛盾和战争频繁的背景下,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出塞曲 其一》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边塞的战斗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沉思与对君主的忠诚。开篇的“吹角出辕门”即刻将读者带入紧张的军情之中,号角声的响起预示着出征的开始,军中的寂静更衬托出即将爆发的冲突。接着通过“塞鸿惊阵起”,引入了自然与战斗的结合,鸿雁的惊起象征着动荡不安的环境。
“箭劈秋云黑,旗摇落日昏”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悲壮,箭矢划破了秋天的阴云,暗示着战斗带来的破坏与死亡,而旗帜在夕阳下摇曳,则体现了士兵们的无奈与渴望。最后一句“腰间双剑在,犹未报君恩”更是将诗人的忠诚与责任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对君主深厚的感情和未能实现理想的惆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在战乱中对国家的忧虑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历史反思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和对君主忠诚的无奈,反映了士人在战乱中所承受的压力与责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军中寂不喧”所表达的情感是: A. 热闹 B. 紧张 C. 欢快
“腰间双剑在”是为了表达: A. 战斗的准备 B. 对君主的感激 C. 对战争的厌倦
“箭劈秋云黑”中的“黑”表示: A. 夜晚 B. 战争的残酷 C. 秋天的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边塞的壮美与悲壮,但其情感基调更为乐观;而童轩的《出塞曲 其一》则更加突出了战争的紧迫感与士人的无奈,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和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