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3:43
飞蓬似征客,千里自长驱。
塞禽唯有雁,关树但生榆。
背山看故垒,系马识馀蒲。
还因麾下骑,来送月支图。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征战的游子,像飞舞的蓬草一样孤独,奔波于千里之外的战场。边塞的鸟儿只有大雁,关外的树木只有榆树。站在山背后,眺望故乡的遗址,系好马缰绳时才认出余下的蒲草。最后,还是因为麾下的骑兵,带来了我对月支图的思念。
王褒,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边塞生活,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游子的感慨。
《出塞》创作于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战乱频繁,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游子在边塞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
《出塞》是一首描绘边塞生活和游子孤独感的诗作,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征战者的心境。首联“飞蓬似征客,千里自长驱”以飞蓬比喻游子,象征着无根的漂泊,表达了诗人对征战生活的无奈与辛酸。次联“塞禽唯有雁,关树但生榆”则通过边塞的自然景观,传达出一种荒凉的氛围,进一步渲染了游子的孤独。
在后两联中,诗人背对着高山,遥望故乡的遗址,系马时认出随处可见的蒲草,细腻的描写使思乡之情愈加浓烈。最后一句“还因麾下骑,来送月支图”则将思乡之情与对战斗的回忆相结合,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情感交织。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表现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表达了游子在边塞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折射出南北朝时期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思乡之情。
《出塞》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诗中用什么比喻游子的孤独?
诗中提到的“塞禽”指的是什么动物?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