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0:58
永遇乐·功名闲事
作者: 佚名 〔宋代〕
功名闲事,利禄休问,莫系心上。
幸有衣食,随缘过得,著甚乾劳攘。
风前月下,三杯两盏,撞著即莫与放。
且与个山庄道友,退闲故人来往。
新来做得,一个宽袖布衫,著来也畅。
出户迎宾,入城干事,恰似王保长。
我咱忺后,神歌鬼舞,任尔万般毁谤。
死来后,一家一个,那底怎向。
功名和闲事不必过于在意,利禄也不需要去追问,心中不要挂念。
幸好能有些衣食,随缘地生活,不必过于辛苦劳碌。
在风前月下,三杯两盏,偶尔相聚,快意而不必放弃。
不如与山庄的朋友,闲暇时常来往。
我新做了一件宽袖布衫,穿上去十分舒适。
出门迎接宾客,进城处理事务,正如王保长那样自在。
我们在一起,神歌鬼舞,任凭世间的毁谤。
死后每个人都是一个,那又如何呢?
作者介绍:此词作作者不详,属于宋代的作品。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词、词曲等文艺形式发展迅速,许多文人利用词表达个人情感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表达了他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在那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许多人追求名利,然而这里的作者却选择了闲适的生活态度。
整首词展现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轻视和对简单生活的珍视。开篇以“功名闲事,利禄休问”来传达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诗人强调不必将心思放在世俗的名利上,生活中最重要的是衣食无忧。接着,作者描绘了在风月之下,与友人对饮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洒脱和愉悦,仿佛在告诉人们,生活的乐趣在于与朋友相聚,而非追求名利。最后,诗人以“死来后,一家一个,那底怎向”来收尾,意指人终究会归于平淡,死亡是人人都难逃的归宿,世俗的纷扰在这终极时刻显得微不足道。
这种对人生的深入思考与对生活的淡泊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我精神世界的追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反对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倡导一种淡泊明志、安于现状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功名闲事”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神歌鬼舞”表现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