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4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5:55
云中峰午午,潭上树亭亭。
久作大梁客,贫留小阮醒。
滩愁江舸涩,祠信楚巫灵。
日暮渡头立,山歌不可听。
在云中耸立的山峰显得苍翠挺拔,潭边的树木则显得高耸而秀丽。
我在这里久居,成了大梁的客人,却因贫困而留在小阮的酒醒时分。
滩涂上愁苦的心情使得江船行驶艰难,祠堂里信奉的楚地巫神也让人难以安宁。
日暮时分我站在渡头,耳边的山歌却是听不见的。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溪,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常表现出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细腻的情感。
《泊昭亭山下得亭字》创作于梅尧臣客居大梁期间,表现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以及个人的孤独感。
这首诗以“云中峰”和“潭上树”开篇,描绘了一个清新、秀丽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具体的意象表达了对山水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处境的思考。接着,诗人自述久作大梁客,流露出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感慨。在繁华的表象下,诗中的“贫留小阮醒”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失落与孤寂。
接下来的“滩愁江舸涩”描绘了江水的艰难与困扰,体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敏锐观察。同时,祠信楚巫灵的提及,表明了当时人们对信仰的依赖,暗示着生活中的无奈与迷茫。最后一句“日暮渡头立,山歌不可听”则表现出一种孤独的心境,尽管山歌依旧在耳,但却无法传入心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形成了鲜明的情感对比。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表达个人情感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孤独。在繁华的背景中,诗人感受到的却是贫困与孤独,反映了社会与个人之间的矛盾。
下列哪个词语形容“树木高耸”?
A. 午午
B. 亭亭
C. 贫留
D. 滩愁
诗中提到的“楚巫”代表什么?
A. 诗人
B. 迷信信仰
C. 江船
D. 自然景色
诗中“日暮渡头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忧愁
D.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