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8: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8:04
三台令
素手珠帘半卷,髻螺斜亸香肩。
燕子不归春尽,玉池荷叶田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的恬静优雅与春天的流逝。她轻轻卷起珠帘,露出半边素手,头上的发髻微微斜落,香肩若隐若现。春天已经过去,燕子也不再归来,湖面的荷叶在微风中摇曳,满眼是田田的绿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袁思亮,近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变革的时期,其作品常蕴含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观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三台令》创作于春夏之交,正值诗人对周遭自然与人情的感悟,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
《三台令》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春日女子的倩影,诗中所展现的恬淡与优雅,正是袁思亮对女性美的赞美。开头两句“素手珠帘半卷,髻螺斜亸香肩”,通过“素手”、“珠帘”、“香肩”等细节描绘,展现了女子的优雅气质与内在的柔美,给人以温柔的视觉感受。接下来的“燕子不归春尽”,则是情绪的转折,春天的结束让人感到一丝忧伤,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无奈。最后一句“玉池荷叶田田”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索,荷叶在水面上摇曳,恰如诗人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感慨。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运用对仗与意象的结合,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同时也流露出对流逝时光的无奈与惋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女子的美丽与春天的离去,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流逝岁月的感慨,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的视觉效果,也传递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展示出自然与情感的交融。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燕子”象征什么?
a) 秋天
b) 春天
c) 夏天
“素手珠帘”中的“素手”指的是:
a) 粗糙的手
b) 白皙纤细的手
c) 手腕上的饰品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感伤
c) 怒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袁思亮的《三台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主题上都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留念,但袁思亮更侧重于自然的描绘,而李清照则融入了更多的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