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0:2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0:24:16
吊单方庵墓
方庵居士死,归骨白云根。
霜暑三年别,风流万古存。
月梁空夜梦,宿草长春痕。
松底幽兰发,清香是梦魂。
方庵居士已经去世,归葬于白云深处。
与他分别已经三年,然而他的风采却流传千古。
月光下,我在空灵的夜里做梦,
梦中草地上仍然留有春天的痕迹。
松树下幽兰悄然绽放,
那清香似乎是我的梦中魂魄。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提到的“居士”与“兰”常用于隐士和文人中,象征着高洁和脱俗。
作者介绍:
陈著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作者在悼念一位朋友或师长的同时,感慨人世无常及对高洁理想的追求,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与哲理的探讨。
《吊单方庵墓》是一首悼念亡友的诗,诗中蕴含着对生死的深刻思考和对过往的怀念。开篇直接引入方庵居士的死,简洁而有力,表现了作者对故人的哀悼之情。接着通过“霜暑三年别”描绘了时光的流逝,突出了对故人的思念和怀念之情。诗中“风流万古存”一句,既是对方庵才华的赞美,也体现出人虽已去,但其风采将永存于世的思想。
在“月梁空夜梦,宿草长春痕”中,月光照耀下的梦境,表现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交融于自然之中。最后两句以“松底幽兰发,清香是梦魂”结束,既描绘了自然的美好,又隐喻了故人清雅的气质,表达了对故人灵魂的寄托和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哲理的深思。诗中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达到了一种和谐美的境界。
逐句解析:
方庵居士死,归骨白云根。
这句话直接点明了方庵的去世和埋葬地点,呈现一种宁静而又悲伤的画面。
霜暑三年别,风流万古存。
三年时间的流逝与风流才华的永恒相对照,突显出对故人的思念与怀念。
月梁空夜梦,宿草长春痕。
月光下的梦境,草地上的痕迹,暗示着生命的延续和对往昔的追忆。
松底幽兰发,清香是梦魂。
幽兰的绽放与清香象征着故人的高洁与美好,梦魂则暗示着对故人灵魂的寄托。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以悼念为主题,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和怀念的情感,反映了人与自然、生命与死亡的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方庵居士的骨骸被安葬在哪里?
A. 山顶
B. 白云根
C. 河边
诗中提到的“风流”是指什么?
A. 风的流动
B. 人的才华与风采
C. 风景
“月梁空夜梦”中的“月梁”指的是什么?
A. 月亮照射的地方
B. 月亮的形状
C. 一种植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两首诗都体现了对故人、故土的思念,但《吊单方庵墓》更侧重于对逝者的怀念和哲思,而《静夜思》则更多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独特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