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7:02
鹗离风尘,燕辞门户。
翩然举翮轻飞去。
当初自恨探春迟,
而今岂解留春住。
花不重开,萍难再聚。
垂杨只管牵离绪。
直饶云雨梦阳台,
梦回依旧无寻处。
这首词描绘了鹗鸟离去的情景,燕子也告别了自己的家门。它们轻盈地展开翅膀,飞向远方。曾经我自怨春天来得太迟,现在怎能留住春天的脚步呢?花儿再也无法重开,浮萍也难以再次聚合。垂杨柳只是在牵引着离愁别绪。即便是梦见那阳台上的云雨,梦醒时依旧找不到归处。
郭应祥,字仲和,号清白,宋代词人。他的词风细腻婉约,常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作品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与感伤。
此词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年代。诗人通过对鸟类离去的描绘,反映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踏莎行·鹗离风尘》以简洁而又意蕴深远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情景与内心的孤独。开篇以“鹗离风尘,燕辞门户”引入,展现了自然界中鸟儿的自由与远行,暗示着人们在世俗纷扰中难以摆脱的束缚。接下来的“翩然举翮轻飞去”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离去的轻盈与洒脱,似乎是在羡慕鸟儿的无忧无虑。
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情感的基调逐渐转向了对春天的追忆与对离别的无奈。“当初自恨探春迟,而今岂解留春住”,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惋惜,过去的春天来得太晚而无暇珍惜,如今却又无能为力地面对离去的春光。诗人以“花不重开,萍难再聚”形象地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如同花瓣飘零、浮萍随波,难以再聚合。
最后两句“直饶云雨梦阳台,梦回依旧无寻处”则是整首词的情感高潮,梦中的美好与现实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即使在梦中,我们也无法找到曾经的归处,暗示了深刻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词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光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以离别和失落为主线,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传递出一种深沉的孤独和无奈感。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诗中提到的“鹗”指的是什么鸟?
A) 燕子
B) 鱼鹰
C) 麻雀
D) 画眉
诗中“花不重开,萍难再聚”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怀念与失落
C) 期待
D) 宁静
“梦回依旧无寻处”中的“无寻处”指的是什么?
A) 梦中的地方
B) 现实生活
C) 失去的归属感
D) 人生目标
《如梦令》: 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爱情的追求,情感细腻而深刻。
《水调歌头》: 探讨了人生哲理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展现了更为宏大的情感视野。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表达失落与怀念时的不同侧重点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