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浣溪沙》

时间: 2025-04-30 13:25:09

诗句

仙子凌波袜有尘。

翰林摛藻笔如神。

此花此曲两无伦。

不与妆台簪宝髻,却来书阁伴幽人。

恨无佳客只空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25:09

原文展示:

浣溪沙
郭应祥 〔宋代〕

仙子凌波袜有尘。
翰林摛藻笔如神。
此花此曲两无伦。
不与妆台簪宝髻,却来书阁伴幽人。
恨无佳客只空尊。

白话文翻译:

这位仙子在波上轻盈走过,袜子上竟有尘土。
翰林院的才子们,笔下的才华简直如神灵般出众。
这花和这曲子,各自独具一番风味,无法相提并论。
她不愿在妆台上修饰自己,反而愿意在书阁中陪伴幽人。
只恨没有知音好友,酒杯空空,无人共饮。

注释:

  • 仙子:指美丽的女子,常带有神话色彩。
  • 凌波:形容女子行走时如水波荡漾,轻盈而优雅。
  • 袜有尘:形象地表现出即使是仙子,也有生活中的琐屑。
  • 翰林:指的是翰林院的学者,代表文人。
  • 摛藻:意为用笔写作,形容文采斐然。
  • 无伦:没有可比之处,独一无二。
  • 妆台:女子打扮的台子,象征华美的生活。
  • 书阁:书房,象征清雅的生活。
  • 恨无佳客:感叹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应祥,宋代诗人,才华横溢,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常表达孤独与渴望。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美丽女子和文人雅士的情景,反映了自己的孤独感及对知音的渴求。

诗歌鉴赏:

《浣溪沙》是一首充满了诗意的词作,诗中展现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在水边轻盈而行的形象,既有仙气又带有人间的尘埃,展现了人性与神性的交融。在描写之中,诗人巧妙地将女子与文人的才情相结合,表现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对“妆台”和“书阁”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物欲的超然与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追求。最后一句“恨无佳客只空尊”更是将这种孤独感推向高潮,突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失落。这首词在词句间流露出的情感细腻而真挚,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仙子凌波袜有尘:描绘美丽女子轻盈走过水面,虽是仙子,却也有生活的痕迹,表现出人性的一面。
  2. 翰林摛藻笔如神:赞美文人的才华,强调其文采之美,表明文化的高度。
  3. 此花此曲两无伦:花和曲子各自独特,暗示美与艺术的多样性。
  4. 不与妆台簪宝髻:女子选择不依赖于外表的装饰,显示出她内心的追求。
  5. 却来书阁伴幽人:愿意与有情人共度时光,强调精神世界的陪伴。
  6. 恨无佳客只空尊:表达对良友的渴望与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比作仙子,强调其美丽。
  • 对仗:如“妆台”与“书阁”的对比,增强了诗的对称美。
  • 拟人:以“恨无佳客”表达情感,赋予情感以人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孤独与渴望展开,通过对美的描绘和对知音的期盼,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子:象征理想的女性形象。
  • 凌波:象征优雅与灵动。
  • 翰林:象征才华与文化。
  • 妆台:象征物质与华丽。
  • 书阁:象征精神与清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仙子凌波袜有尘”中“袜有尘”反映了什么?

    • A. 仙子的完美
    • B. 生活的琐屑
    • C. 美的纯洁
  2. “恨无佳客只空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快乐
    • B. 孤独
    • C. 满足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比较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人和自然的和谐美,但表现的情感基调和风格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日焦山观瘞鹤铭 浪淘沙·云叶弄轻阴 酹江月 浪淘沙·岸柳可藏鸦 送朱大中丞召拜少司空还朝 其二 送朱大中丞召拜少司空还朝 其一 送吴峻伯之楚 又作此问正甫 殷太史正甫至自太山为赠 杪秋登太华山绝顶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麦字旁的字 龜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虎质羊皮 研桑心计 月字旁的字 九原之下 均摊 天上人间 母字旁的字 轮扁斫轮 舐犊情深 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葛屦履霜 列宁格勒 包含唾的成语 包含杯的词语有哪些 本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