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2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4:05
《河传》
作者: 杨继端 〔清代〕
团扇。团扇。影形相伴。簟纱橱。浮瓜沉李晚风初。冰壶。迸明珠。丝丝茉莉簪璚朵。蝉翼亸。梦也香无那。起来残月下西楼。梳头。露华清镜流。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柔的夏日夜晚,诗人手持团扇,轻轻摇动,扇影与自己的身影相伴。室内的纱窗旁安放着竹席,外面晚风轻拂,飘荡着成熟的瓜果。冰壶中盛满了明亮的珠子,轻柔的茉莉花簪在头上,散发着淡淡香气。蝉的翅膀轻轻拍打,梦境也因这香气而愈发甜美。诗人起身走向西楼,残月照耀,梳理着头发,露水在镜子上流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涉及的“团扇”常常出现在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中,象征着一种清雅的生活态度。蝉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夏天和清新,常作为文人抒发情感的意象。
作者介绍:
杨继端,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意象著称。其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感悟。
创作背景:
《河传》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是一个生活富足、文化繁荣的时期,文人们常常以诗歌记录生活的点滴,抒发个人情感,诗人可能在一个悠闲的夏夜,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宁静而作此诗。
《河传》以清晰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夏日夜晚的风情与诗人的内心情感。诗的开头以“团扇”的意象引入,象征着清凉与闲适,接着描述了室内的布置和外界的晚风,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诗中“浮瓜沉李”的描写,生动地展示了夏季丰收的景象,唤起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冰壶迸明珠”则将清凉的夏夜与珍贵的水珠相结合,寓意着夜晚的清新与灵动。而“丝丝茉莉簪璚朵”则进一步渲染出浓郁的气息,茉莉花的香气让人感到宁静与愉悦。蝉翼的轻声与梦的香气交织,使得整个夜晚充满了诗意的梦幻。
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起身梳头的情景,露水映照着残月,清镜中的倒影似乎也在流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细腻。整首诗通过这些优美的意象与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感悟。
逐句解析:
团扇。团扇。影形相伴。
诗人手持团扇,扇影与自己的身形相伴,体现出一种悠闲的气氛。
簟纱橱。浮瓜沉李晚风初。
描绘了室内的布局,外面的晚风轻轻吹拂,带来丰收的景象。
冰壶。迸明珠。
冰壶中的水珠闪烁,象征着清凉与洁净。
丝丝茉莉簪璚朵。
细腻的茉莉花簪在头上,散发着清香,增强了夏夜的氛围。
蝉翼亸。梦也香无那。
蝉的声音与梦境交融,梦境因香气而愈发甜美。
起来残月下西楼。
诗人起身走向西楼,残月照耀,展现出夜的静谧。
梳头。露华清镜流。
梳头时,露水在镜子上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流动与生活的细腻。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夏日美好生活的热爱,展现出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河传》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诗中“浮瓜沉李”主要描绘了什么意象?
A. 春天的花朵
B. 夏天的丰收
C. 秋天的落叶
D. 冬天的雪景
诗的最后一句描绘了什么情境?
A. 诗人踱步
B. 诗人梳头
C. 诗人饮酒
D. 诗人读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与意象使用上的不同,李白的诗更偏向于情感的深沉,而杨继端的诗则传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生活态度。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