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呈杨溥子》

时间: 2025-05-04 05:58:51

诗句

晓过子云居,霜风柳未疎。

飘零五年别,断绝一行书。

安否劳苦外,诗编吟诵余。

君宁老骐骥,我已愧春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58:51

原文展示:

晓过子云居,霜风柳未疎。飘零五年别,断绝一行书。安否劳苦外,诗编吟诵余。君宁老骐骥,我已愧春鉏。

白话文翻译:

清晨经过子云的居所,霜风中的柳树还未疏落。我们分别已有五年,连一封信也断了。除了询问安好和劳苦,剩下的就是吟诵诗篇。你宁愿像老骐骥一样,而我已愧对春耕的锄头。

注释:

  • 晓过:清晨经过。
  • 子云:可能是指某位友人或文人。
  • 霜风:寒冷的风。
  • 柳未疎:柳树还未凋零。
  • 飘零:指离散、分离。
  • 断绝一行书:指长时间没有书信往来。
  • 安否:询问对方是否安好。
  • 劳苦:辛苦劳作。
  • 诗编:诗集。
  • 吟诵:朗诵、吟咏。
  • 君宁老骐骥:你宁愿像老骐骥一样(比喻坚守志向)。
  • 我已愧春鉏:我已愧对春耕的锄头(比喻未能尽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诗可能是赵蕃在离别友人五年后,感慨时光流逝和友情断绝的作品。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久别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飘零五年别,断绝一行书”表达了作者与友人长时间分离,连书信也断绝的遗憾。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经过友人居所为背景,通过“霜风柳未疎”描绘了秋日的萧瑟景象,烘托出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思念。诗中的“飘零五年别,断绝一行书”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分离的无奈。后两句通过“君宁老骐骥,我已愧春鉏”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佩和自己未能尽责的愧疚。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晓过子云居,霜风柳未疎”:清晨经过友人的居所,看到霜风中的柳树还未凋零,营造了一种秋日的萧瑟氛围。
  2. “飘零五年别,断绝一行书”:表达了作者与友人长时间分离,连书信也断绝的遗憾和思念。
  3. “安否劳苦外,诗编吟诵余”:除了询问友人是否安好和劳苦,剩下的就是吟诵诗篇,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诗歌的热爱。
  4. “君宁老骐骥,我已愧春鉏”:通过对比,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佩和自己未能尽责的愧疚。

修辞手法:

  • 比喻:“君宁老骐骥”将友人比作老骐骥,比喻其坚守志向;“我已愧春鉏”将自己比作未能尽责的春耕者。
  • 对仗:“飘零五年别,断绝一行书”中的“飘零”与“断绝”,“五年别”与“一行书”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久别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描绘秋日的萧瑟景象和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意象分析:

  • 霜风柳未疎:秋日的萧瑟景象,烘托出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思念。
  • 飘零五年别:表达了作者与友人长时间分离的遗憾和思念。
  • 君宁老骐骥:比喻友人坚守志向,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子云”指的是什么? A. 友人 B. 文人 C. 地名 D. 书名
  2. 诗中的“飘零五年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念 C. 愤怒 D. 悲伤
  3. 诗中的“君宁老骐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 王维《送别》: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表达了离别的哀愁。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与赵蕃《呈杨溥子》: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但杜甫的诗更加沉郁,赵蕃的诗则更加清新自然。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家,有助于理解赵蕃的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景 吹笛月明中 秋景 机丝虚夜月 秋景 牛女年年渡 秋景 乞巧文 夏景 清风左右至 夏景 清室夏含霜 夏景 乔木生夏凉 夏景 林风凉不绝 摸鱼儿(水东桃花下赋) 虞美人 其一 扬州卖镜,上元事也,用前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乛字旁的字 降压 焚林而田 故人之情 靑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阿弥陀佛 缨緌之徒 隔皮断货 鱼字旁的字 桑榆之景 低声细语 翦定 花锦世界 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