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初九日》

时间: 2025-05-02 05:43:20

诗句

日日题诗待海棠,要从地主借绳床。

偶因风雨愆期至,已是飘零学退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3:20

原文展示:

初九日 赵蕃 〔宋代〕 日日题诗待海棠,要从地主借绳床。 偶因风雨愆期至,已是飘零学退妆。

白话文翻译:

每天写诗等待海棠花开,想要向地主借用绳床。 偶然因为风雨推迟了日期,花儿已经凋零,仿佛学会了退去妆容。

注释:

  • 日日:每天。
  • 题诗:写诗。
  • 待:等待。
  • 海棠:一种花卉,常用来比喻美女或美好的事物。
  • 地主:指当地的居民或主人。
  • 绳床:一种简陋的床,用绳索编织而成。
  • 偶因:偶然因为。
  • 风雨:指自然界的风雨。
  • 愆期:推迟日期。
  • 飘零:指花瓣凋落。
  • 学退妆:比喻花儿凋谢,如同美人卸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这首诗可能是在等待观赏海棠花时所作,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因自然变化而带来的遗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赵蕃在某年初九日,期待观赏海棠花时所作。诗人原本计划在这一天欣赏海棠,但因风雨推迟了计划,花儿已经凋零,诗人感到遗憾和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海棠花的期待和因自然变化而带来的遗憾。首句“日日题诗待海棠”展现了诗人对海棠的深切期待,每天写诗等待花开,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第二句“要从地主借绳床”则透露出诗人为了观赏海棠,不惜向地主借用简陋的绳床,显示了诗人对这一时刻的重视。后两句“偶因风雨愆期至,已是飘零学退妆”则转折突兀,表达了因风雨推迟观赏日期,花儿已经凋零的遗憾,比喻花儿如同美人卸妆,形象生动,情感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日日题诗待海棠”:诗人每天写诗等待海棠花开,表达了对海棠的深切期待。
  • 第二句“要从地主借绳床”:诗人为了观赏海棠,不惜向地主借用简陋的绳床,显示了诗人对这一时刻的重视。
  • 第三句“偶因风雨愆期至”:因风雨推迟了观赏日期,表达了遗憾。
  • 第四句“已是飘零学退妆”:花儿已经凋零,比喻花儿如同美人卸妆,形象生动,情感深沉。

修辞手法:

  • 比喻:“已是飘零学退妆”中,将凋零的花比作卸妆的美人,形象生动。
  • 拟人:“飘零学退妆”中,赋予花儿以人的行为,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因自然变化而带来的遗憾。诗人通过海棠花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刻的向往和因不可控因素而错过的遗憾。

意象分析:

  • 海棠:象征美好和短暂。
  • 风雨:象征不可控的自然力量。
  • 飘零:象征凋谢和结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海棠”象征什么? A. 美好和短暂 B. 悲伤和失落 C. 坚强和持久 D. 平静和安宁

  2. 诗人为何要向地主借绳床? A. 为了休息 B. 为了观赏海棠 C. 为了写诗 D. 为了避雨

  3. 诗中的“飘零学退妆”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海棠》:表达了诗人对海棠花的喜爱和赞美。
  •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通过风雨和花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赵蕃的《初九日》与苏轼的《海棠》都以海棠为题材,但赵蕃的诗更多表达了因自然变化而带来的遗憾,而苏轼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海棠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宋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词的详细鉴赏和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瑞鹤仙 上高节度寿 强村丛书校聚珍版拙轩集 瑞鹤仙·小梅凝秀色 瑞鹤仙 寿陆东湖尊堂太君 瑞鹤仙·是欢声盈万户 瑞鹤仙 其一 吊开封倡女四菊 瑞鹤仙·正迎长时节 瑞鹤仙 挽彊村师 瑞鹤仙(离筵代意) 瑞鹤仙 其一 次韵答弟寿六十 瑞鹤仙·贺陈季修新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富翁 极竭 兆守 大字旁的字 膋萧 大人先生 流离颠疐 包含矮的词语有哪些 丿字旁的字 凶饰 皿字底的字 人生如梦 靑字旁的字 鞍马劳神 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兼包并容 包含簪的词语有哪些 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