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满江红 其二》

时间: 2025-05-07 07:28:54

诗句

一点春星,忽化作无穷寒碧。

盼海上,神风吹引,湘灵消息。

金阙西厢迷处所,玉楼北斗愁今昔。

怨悠悠生死别经年,人天隔。

空把剑,莫吹笛。

当年事,何堪说。

把无聊情绪,量来千尺。

宝匣尚留钗上凤,凤奴禁断双飞翼。

看东风也似病相如,娇无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8:54

原文展示

满江红 其二
作者: 许宝蘅 〔近代〕

一点春星,忽化作无穷寒碧。
盼海上,神风吹引,湘灵消息。
金阙西厢迷处所,玉楼北斗愁今昔。
怨悠悠生死别经年,人天隔。
空把剑,莫吹笛。
当年事,何堪说。
把无聊情绪,量来千尺。
宝匣尚留钗上凤,凤奴禁断双飞翼。
看东风也似病相如,娇无力。

白话文翻译

在春天的星光下,忽然化为无尽的寒碧。
我在海上盼望,神风的吹拂带来湘灵的消息。
金阙的西厢是我迷失的地方,玉楼下的北斗让我愁思今昔。
怨恨着生死的别离已经经历了多年,人和天相隔那么远。
空自握剑,却不愿吹笛。
那些往日的事,怎能再提起。
这些无聊的情绪,竟然量如千尺。
宝匣里仍留有凤钗,凤奴却被禁锢,无法双飞。
看东风也像是生病的相如,显得那么无力。

注释

  • 春星:春天的星星,象征希望与美好。
  • 寒碧:寒冷的碧色,暗示忧伤与孤寂。
  • 湘灵:湘江的灵气,古代传说中的神灵。
  • 金阙:金色的宫阙,象征权力与地位。
  • 玉楼:玉制的楼阁,象征美丽的生活。
  • 怨悠悠:长久的怨恨感,传达思念与伤感。
  • 凤钗:一种装饰性的头饰,象征着美丽与爱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宝蘅(1868-1926),字宝蘅,号水云,晚清民初的女诗人。她的作品多表达对国家、民族的忧虑,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她的诗风清新,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民国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交织,诗人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 其二》以春星为引子,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又忧伤的画面。诗人通过春天的星光,表露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却又随着“寒碧”的出现,转入了对人生苦短、爱恨离别的深刻思考。全诗充满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中反复出现的对比手法,如“金阙”与“玉楼”,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中提到的“空把剑,莫吹笛”,则表现了诗人面对过往的无奈与哀伤,似乎在诉说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能为力的悲哀。

最后一句中的“东风也似病相如,娇无力”,将情感推向高潮,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脆弱与无助。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对过去的追忆,充满了浓厚的抒情气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点春星: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开始。
  • 忽化作无穷寒碧:转瞬即逝的美好,化作无尽的悲伤。
  • 盼海上,神风吹引,湘灵消息:渴望得到来自远方的消息。
  • 金阙西厢迷处所:迷失于理想与现实的交织。
  • 怨悠悠生死别经年,人天隔:对生死离别的无奈与思考。
  • 空把剑,莫吹笛:对往昔的无奈与悲伤。
  • 把无聊情绪,量来千尺:失落的情感压得人喘不过气。
  • 宝匣尚留钗上凤,凤奴禁断双飞翼:对美好爱情的追忆与失去。
  • 看东风也似病相如,娇无力:象征着无力与苍凉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星与寒碧做对比,突显情感的反转。
  • 拟人:东风被描绘成病态,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字句对称,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春星与寒碧的对比,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对过往的怀念,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失落,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情感风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星:希望与美好的象征。
  • 寒碧:孤独与忧伤的象征。
  • 神风:灵性与远方的寄托。
  • 金阙、玉楼:理想与现实的对抗。
  • 凤钗:爱情与失去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春星”象征什么?

    • A. 失落
    • B. 希望
    • C. 寂寞
    • D. 痛苦
  2. “空把剑,莫吹笛”中,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自信
    • B. 无奈
    • C. 高兴
    • D. 忧伤
  3. 诗中提到的“东风”形象化为生病,是为了表达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柔弱的情感
    • C. 别离的痛苦
    • D. 战争的无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离骚》屈原
  •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相比,许宝蘅的作品更侧重于对历史与人生无常的探讨,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诗人个性。

参考资料

  • 诗词选集
  • 许宝蘅研究著作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书籍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开岁连日大雪 种菜 僧庐 赠过门道人 醉中信笔作四绝句既成惧观者不知野人本心也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山村经行因施药 怀旧 岁暮感怀以余年谅无几休日怆已迫为韵 独坐闲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髟字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随语生解 千金买骨 辵字旁的字 愠怍 入地无门 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延想 鸡犬相闻 母字旁的字 廉泉让水 匮涸 毁家纾国 专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