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2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8:54
满江红 其二
作者: 许宝蘅 〔近代〕
一点春星,忽化作无穷寒碧。
盼海上,神风吹引,湘灵消息。
金阙西厢迷处所,玉楼北斗愁今昔。
怨悠悠生死别经年,人天隔。
空把剑,莫吹笛。
当年事,何堪说。
把无聊情绪,量来千尺。
宝匣尚留钗上凤,凤奴禁断双飞翼。
看东风也似病相如,娇无力。
在春天的星光下,忽然化为无尽的寒碧。
我在海上盼望,神风的吹拂带来湘灵的消息。
金阙的西厢是我迷失的地方,玉楼下的北斗让我愁思今昔。
怨恨着生死的别离已经经历了多年,人和天相隔那么远。
空自握剑,却不愿吹笛。
那些往日的事,怎能再提起。
这些无聊的情绪,竟然量如千尺。
宝匣里仍留有凤钗,凤奴却被禁锢,无法双飞。
看东风也像是生病的相如,显得那么无力。
许宝蘅(1868-1926),字宝蘅,号水云,晚清民初的女诗人。她的作品多表达对国家、民族的忧虑,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她的诗风清新,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
此诗创作于民国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交织,诗人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这首《满江红 其二》以春星为引子,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又忧伤的画面。诗人通过春天的星光,表露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却又随着“寒碧”的出现,转入了对人生苦短、爱恨离别的深刻思考。全诗充满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中反复出现的对比手法,如“金阙”与“玉楼”,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中提到的“空把剑,莫吹笛”,则表现了诗人面对过往的无奈与哀伤,似乎在诉说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能为力的悲哀。
最后一句中的“东风也似病相如,娇无力”,将情感推向高潮,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脆弱与无助。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对过去的追忆,充满了浓厚的抒情气息。
诗歌通过春星与寒碧的对比,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对过往的怀念,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失落,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情感风貌。
诗中提到的“春星”象征什么?
“空把剑,莫吹笛”中,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东风”形象化为生病,是为了表达什么?
与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相比,许宝蘅的作品更侧重于对历史与人生无常的探讨,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诗人个性。